热爱乒乓球的他以为练出了“腹肌”
医生提醒:不是肿瘤但同样危险
通讯员 应晓燕 本报记者 戴虹红
78岁的王大爷平日很少生病,这和他酷爱乒乓球运动有关,每天不挥个几拍总觉得浑身不自在。半年前,他摸到肚子上有块硬硬的东西,不痛不痒,而且会随着心跳的节奏搏动。他认为是自己长期锻炼形成的腹肌,没有太在意。
可最近,王大爷无意中跟老伴聊起这事,老伴一听就觉得不对劲,哪有肌肉会不停跳动。于是,老人来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做了腹部CT检查。报告显示,王大爷肚子里长了一个巨大的腹主动脉瘤,直径将近7厘米,相当于一个鸡蛋大小,且随时都有破裂大出血风险,王大爷马上被收治入院。
该院血管外科主任王晓栋评估其病情后,决定限期实施手术。但老人一听要做手术,担心不已,竟收拾行李,准备出院回家。随后,血管外科医生仔细向他介绍手术方式,王大爷这才逐渐了解并接受。在排除手术禁忌后,省立同德医院血管外科团队为王大爷做了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术后第1天,老人就能下床活动,术后第3天顺利出院。
王晓栋介绍,腹主动脉瘤并非人们口中常说的实体肿瘤,它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动脉管壁薄弱、弹性消失、变硬变脆,进而无法承受主动脉血流的高压而出现的血管壁膨胀。如果把腹主动脉看成一根软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某一段软管出现损伤和老化,管壁弹性变差、强度下降,难以承受软管里较高的水(血)压,进而该处管壁就会膨出,像瘤一样鼓出来。
尽管腹主动脉瘤不是真正的肿瘤,但它的危害不比肿瘤低。随着血流长期冲击,特别是在血压控制不良人群中,腹主动脉瘤会越来越大,当血管壁膨胀到极限时就会发生破裂,就像吹气球吹到爆炸,导致瞬间大出血而死亡。此外,当腹内压升高、受到外力挤压、按摩、抻拉,都可能造成已存在的腹主动脉瘤破裂。
有研究显示,大多数腹主动脉瘤病人的瘤体会逐渐增大。当瘤体直径小于4厘米时,年增长1-4毫米;瘤体直径在4-5厘米时,年增长4-5毫米;瘤体直径大于5厘米时,年增长大于5毫米,瘤体破裂率达20%;瘤体直径大于6厘米时,年增长7-8毫米,瘤体破裂率也增大至40%。
王晓栋表示,腹主动脉瘤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男性、阳性家族史、长期吸烟、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其早期往往没有症状,通常是体检时或者自己无意中摸到腹部有搏动性的肿块而发现,当患者出现腹部或腰背部疼痛时,则常常提示动脉瘤短期内迅速增大,甚至可能已经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