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14版:养生

  总觉得老妈像突然变了个人?不愿意说话,对什么事都漠不关心没兴趣,情绪不稳定,有时会莫名其妙的发火......前几天,读者蔡女士打进电话反映困惑。

  记忆力、认知力、甚至睡眠质量下降,变得淡漠情绪多变,暴躁易怒焦虑不安……很多人不把中老年人的情绪变化当一回事,或者认为只是性格改变了。你知道吗?这一切,都是大脑衰老惹的祸。当家里长辈突然出现情绪变化,或不经意间像变了个人,千万要警惕。因为这有可能与潜在的疾病有关。

  神经元功能下降 大脑“老化”

  情绪稳定性的下降其实很可能是大脑衰老导致的。大脑衰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从成年后开始,但具体的起始时间因个体而异。一般来说,大脑衰老可能从中年(40岁左右)开始变得更为明显。大脑的老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一些变化是正常的现象,而另一些可能与老年痴呆——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

  根据研究,大脑的衰退在确诊阿尔茨海默病前10到-20年就已经开始了,而症状可能在不知觉中逐渐加重。初始的症状除了常见的遗忘事物,还可能表现为处理熟悉事物时出现困难,例如搞不清做饭的步骤、忘记遥控器的使用方法等。此外,性格的改变和情绪无常也是其重要特征,包括变得喜怒无常、焦虑急躁,以及对周围事物兴趣减低等。

  所以长辈情绪多变,像变了个人,就是大脑发出的预警信号之一。如何从根源改善大脑老化,包括情绪变化呢?维持大脑基本运转的结构单元是神经元。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导致以上场景的一个共同因素:神经元功能下降。人类大脑中约有860亿个神经元和数十亿神经纤维,在大脑中形成复杂而多维的网络,在数万亿个连接点中传递信息,完成大脑指令,使我们产生复杂的思维和行动。

  而神经元中的突触,也是记忆物质储存的结构基础,数量密集的神经元和敏锐的突触,就是大脑保持高效运转的关键。无论是年龄的增加等内因,或是饮食营养不足等外界因素,均可能导致神经元功能下降,突触的可塑性和敏感性受到影响,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下降、反应迟缓等表现。神经元功能下降还会影响大脑对应功能区的日常工作,视觉、听觉、嗅觉、情绪稳定、情感表达、运动功能等。

  焕活神经元

  “大脑营养素”来助力

  都有哪些营养素对神经元有益呢?除了比较经典的DHA、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6、维生素B12,核黄素等。从海外相关文献了解到,目前经科学研究,比较关键的两大物质一个是近年来科研界的大热成分吡咯喹啉醌(PQQ)和维持神经元膜的磷脂酰丝氨酸(PS)。

  和维生素B族有些相似,PQQ吡咯喹啉醌 (pyrroloquinoline quineone),是一种辅酶。它能通过血脑屏障,因此是真正能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营养素。自从被发现以来,就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诸多关注和讨论,《Science》、《Nature》等顶级学术期刊也相继报道关于PQQ的最新研究进展。

  PQQ到底有啥作用?这要从人体细胞供能工厂线粒体说起。线粒体被誉为细胞的“能量生产中心”,它在细胞内参与有氧呼吸,将食物转化为能量(ATP分子)。2013年南丹麦大学的一项研究就表明:究其根本,人类随年龄增长而精力日益衰退的原因是不健康的线粒体占比更多。也有多项研究表明佐证,线粒体受损会导致乏力、易疲劳等亚健康状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当神经细胞内的线粒体严重受损,还会引起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这些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发生。

  而PQQ就像线粒体的一位超级保镖,可以帮助保护和改善线粒体的功能,不断地给神经元内线粒体输送能量、提供保护,起到滋养神经元的作用,对身体各项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记者 徐小翔

  如需了解更多,可拨打本版上角专线电话咨询。

  中老年人情绪跌宕起伏 恐是大脑衰老信号


浙江老年报 养生 a0014 2023-07-25 浙江老年报2023-07-2500009;浙江老年报2023-07-2500007;浙江老年报2023-07-2500008 2 2023年07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