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丰富 不断创新
开设通识课 军营过“六一”
随着时代发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放眼全国,各地在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开展了哪些与时俱进的探索?本版对此进行梳理。
南开师生:
“爱国三问”的时代新答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时光回到1935年9月17日,在南开大学新学年“始业式”上,时任校长张伯苓提出著名的“爱国三问”。南开学子铭刻于心,以“知识报国、勇于奉献”作答。
南开大学2021年起开设一节“重磅”课程——“名师引领”通识课,由校内各学科院士、讲席教授担任课程的首席专家,并邀请国内外名师,为南开大学本科生授课。
开设“名师引领”不仅仅要让学生了解国家战略、学科方向,还要通过名师的个人成长经历、奋斗历程,感召学生未来担当起国家重任。
近年来,南开大学除了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将爱国主义教育和南开爱国历史贯穿其中之外,还单独开设了“爱国主义与服务中国”课程。
河北安平:
“小小讲解员”
争做红色文化传承者
在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东黄城镇台城村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里,活跃着一群“小小讲解员”。
据了解,衡水安平县依托当地红色资源,深入挖掘革命先辈和先进人物事迹,开展听一场红色讲解、上一堂红色党课、重温一遍入党誓词、重走一遍革命道路、读一本红色书籍“五个一”特色活动。其中,“小小讲解员”讲述红色故事是“五个一”特色活动的重要抓手之一。
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负责人马沅表示,纪念馆在开展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特别编写了学生版讲解词,从站姿、走位、手势、发声、语调、语速等方面进行培训。“小小讲解员”们在专职讲解员的悉心指导下,认真熟悉每个展厅的讲解内容,以最佳的状态、最好的形象充当党史教育基地的窗口。
自2015年以来,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共培养出百余名“小小讲解员”,讲解千余场,服务对象10万余人次。
澳门:
小学生在驻澳部队过儿童节
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在解放军驻澳门部队氹仔营区军事展览馆模拟训练中心,澳门劳校中学附属小学六年级学生吴梓烨在某型装甲车上做着模拟体验。澳门特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儿童节,他们安排9所小学260名学生来到军营,现场体验模拟训练、参观军事展览馆。
在活动现场,学生们分批次有序参观军事展览馆,在解说员的讲解下了解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历史,亲身体验模拟驾驶、模拟射击等训练课目,进一步增强国防观念,厚植爱国爱澳情怀。
“这次参观机会很难得,以前都是在电视上、手机上看到这些军史知识和军事装备,这次亲眼看见、亲身体验,我觉得很震撼,也很激动。”来自氹仔中葡学校的五年级学生郑书沛自称是个小军迷,从小就向往人民解放军,希望有机会来驻澳门部队参观。
“以前过儿童节都是父母给我送礼物,这次我和同学一起来军营,学到了很多国防和军事知识。”走出军事展览馆,澳门化地玛圣母女子学校五年级学生雷恩实告诉记者,她的父母都是军事迷,要把今天看到和学到的东西讲给父母听,希望下次能和父母一起来参观。
驻澳门部队新闻发言人王辉上校介绍,驻军和澳门特区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用系列主题活动、仪式教育弘扬爱国爱澳精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