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4版:浙里养

文章导航

硬件改善 服务升级

来看海岛“旧貌换新颜”

  见习记者 乐美真

  两年支老,给海岛带来什么样的改变?看图就能一目了然。房子从旧到新,设施从基础到智能,用电从暗藏隐患到保障安全,热水器从无到有……让我们跟着记者和支老人员的镜头,来玩一玩“找不同”。

  智能床垫守护老人安全

  6月的海风阵阵拂来,在舟山市嵊泗县花鸟乡上的乐龄公社,老人们坐在门口唠家常,房间内干净整洁,被子叠得整齐,不时有一阵阵戏曲声传来。放眼望去,院内随处可见崭新的康复器材、测温设备,厨房里清晰写着今日菜单。

  两年来,这里旧貌换新颜,院内变化,随处可见。墙面重新粉刷,门窗、地板、楼梯都变了样,地上的软胶也焕然一新,老人走路更放心。院里种上绿植,走廊上安装了上肢康复器,食堂放了食品留样柜,墙上整齐贴了各类规章制度、温馨提示……

  硬件设施改善,对院内老人的照护也越来越健康、规范。

  “目前院内住着6位老人,平均年龄93岁,自理能力都还不错。”乐龄公社院长陈玲介绍。

  改变还不止于此。2022年,院内的养老设备变得更加“智慧”,智慧点餐机、人脸测温仪,还有老人“专属”的床位监测仪(床垫),时时掌握院内老人的身体情况。陈玲透露,之前有位奶奶在临睡前拔掉了床垫的插头,结果两分钟不到院里就响起了关心老人的电话。

  现在,乐龄公社内时常传来欢声笑语,护理人员还不定期组织趣味活动,带老人做手指操、做手工、拍短视频等,花鸟岛老人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托老所老人用上热水器

  在城市生活中,洗个热水澡能除去人一天的疲惫。但在过去的偏远小岛,敬老院的老人用不上热水器是司空见惯的事。两年前,宁波社会福利院支老人员初登普陀区葫芦岛托老所,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们第一时间为院内老人安装电热水器,从此,托老所的老人洗上了热水澡。

  一些用电安全问题也被发现,裸露的空气开关、电饭煲电线上因胶圈老化脱落缠绕的黑胶带,都牵动着支老人员的心。很快,一个个崭新的电箱换下了空气开关,一条条安全的电线连上了电饭煲……

  两年来,结对支老的五个地市都对海岛给予大力支持。杭州开展走访老党员、送学上门、陪吃年夜饭等系列活动,为支老对口海岛高龄老人发放价值近12万元的空调被、奶粉、康复用品等物资;嘉兴通过举办交流座谈会、随团交流互访等活动,引导大型品牌养老机构赴舟山海岛开拓服务市场;湖州累计组织医疗、康养等专业团队上岛开展走访慰问、上门义诊、康复治疗、送医送药等500余次……越来越多的关怀遍布在舟山偏远小岛上,不断增强海岛养老服务水平,为海岛养老事业注入鲜活的力量。

  ________/ 海岛支老日记 /

  2021年9月22日 星期三

  嵊泗县嵊山岛

  这些天,我们走访了近150位居家老人,进行认知症筛查和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查。

  过程中,我们遇到因为视力模糊、腿脚关节不便而不能独自下山的独居老人;也亲眼目睹过,老人盘踞在破旧狭小的木材质老式房屋,独自生活。但他们都从未想过要住到敬老院。

  海岛根深蒂固的传统养老观念,让我产生浓浓的无力感。我意识到,转变老人的观念很重要。如果能在走访谈话间,潜移默化、坚持不懈地宣传引导、传递养老的新模式,让没有离开过海岛的老一辈居民感受到,住养老院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况也许会得到改变。

  ——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 曹媛

  (杭州市首批支老队员)

  2023年6月22日 星期四

  普陀区登步岛

  今天是端午节,一早起来我就感觉到,岛上氛围与平日不同,很多年轻人带着粽子回来看望老人,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

  今日的养老院也是格外热闹,上午我们组织老人包粽子、猜灯谜。我们还给每位老人送上自制香包,我把亲手做的香包都送出去了。爷爷奶奶很开心,把我送的香包挂在胸前。

  岛上老人大多是独居、空巢老人,陪伴对他们来说很重要。我们这些支老人员的到来,除了带来专业照护,更重要的是关注爷爷奶奶们的心理需求,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想法,努力搭起他们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我希望,通过各种丰富新奇的活动,让他们更加有获得感、满足感。

  ——宁波市民康医院 陈盼

  (宁波市第五批支老队员)


浙江老年报 浙里养 a0004 来看海岛“旧貌换新颜” 2023-06-30 浙江老年报2023-06-3000009;浙江老年报2023-06-3000011;浙江老年报2023-06-3000012;浙江老年报2023-06-3000007 2 2023年06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