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4版:新闻

城里开荒为哪般 下地上门忙不停

宁波这群“地头老伯”很暖心

  本报记者 夏凌

  “田螺姑娘”的传说,如今在浙江有了进阶版本。

  清晨6时多,宁波余姚市75岁的“魏团长”带着十份打包好的蔬菜出发了。“魏团长”哼着小曲,满面笑容,他要把这些菜送给居住在余姚市梨洲街道白云社区的老人们。

  “魏团长”叫魏甫,是被誉为“地头老伯”的帮帮团团长。这是一群热爱耕种的“70后”,不仅享受劳作之乐,更享受与他人分享劳动成果的喜悦。

  一群热爱农事的老伯

  在城里开垦绿色菜园

  绿油油的油麦菜、红彤彤的番茄、黄橙橙的玉米……这片菜园,曾是城中村的一块闲置土地。

  2018春节,魏甫和妻子着手“开荒”,手搬担挑,整理出不到40平方米的土地,开始种菜。他们因此结识了一群同道中人,年龄最大的79岁。

  “给附近老人送上自己种的蔬菜后,大家就喊我们‘地头老伯’。”魏甫笑着说。

  建群 定规 落实

  公益服务立制助长效

  如何将好事做得更规范、更持久?去年7月,大叔们商量出一套流程机制——

  周一,团长魏甫在微信群里收集本周菜品。周二下午,各位大叔从地里收菜后送到魏甫处;当晚,魏甫运菜回家,他夫人周爱珠负责清理、修剪、称重、分包,再将数据报在群里。周三上午7时前,队员将菜送到社区老人手中。

  考虑到周末会有子女、亲戚去看望老人,带去的食物一般可以坚持到周二,所以他们将送菜时间固定在周三,送菜户数慢慢固定在10户左右。

  每周每户老人会收到3种菜品,如果遇到没有产出“青黄不接”时,老伯们会自掏腰包,采购咸笋、皮蛋等送给老人。这周恰逢端午节,他们计划送些粽子。

  城市送菜背后

  是一大群暖心人

  75岁张秀雅收到蔬菜总是很感动:“你们种得那么辛苦,真过意不去……”

  “我们背后,有一大群暖心人呢。”魏甫说,这让他们有了坚持的信心和动力。比如群立村村支书长期为菜园提供鸡粪作肥料;北郊村党委副书记送去遮阳网40多平方米;三溪村村支书送来毛竹架子和雨具;一次,小区水果店的女店主拎了几袋蜜瓜请老伯们一并送给老人。

  魏甫说,不知道菜园能种到哪天,但只要菜园还在,大家还能下地,帮帮团的菜就会一直送下去。


浙江老年报 新闻 a0004 宁波这群“地头老伯”很暖心 2023-06-20 浙江老年报2023-06-2000007 2 2023年06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