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杭州爷们说“母亲在 家就在”
医生都忍不住感叹:真是“奇迹”
本报讯(见习记者 张文利)昨日午时,路上行人无不躲避烈日焦灼,但此时64岁的吕济远却“全副武装”出门。他像往常一样,把热乎的饭菜仔细打包好,拎着饭盒出发去医院。“今天准备的是红烧肉、茄子、咸肉烧冬瓜、腐皮青菜,都是老妈爱吃的。”吕济远向记者介绍这份为母亲“私人订制”的爱心午饭。
90岁的胡月梅目光有些迟缓,与人沟通已经稍显困难,唯独儿子吕济远拉起她的手说话时,老人的眼睛才会恢复些许光彩,咿咿呀呀地像个孩子一样。
“老妈以前很开朗爱笑,喜欢跳绳、舞剑、跳广场舞,还参加了西湖腰鼓队。”吕济远翻开手机相册,看着照片中的母亲是那么神采飞扬,扭头望向如今被困在一方病床上的她,他的声音逐渐低沉。
8年前,吕济远的父亲去世,胡月梅不愿麻烦儿子,坚持自己住。放心不下的吕济远坚持每天送饭,并且每周至少抽出一整天陪伴母亲。母亲最大的爱好就是喝茶,4年时间里,他陪着母亲做起了“探店体验官”:玉泉茶室、郭庄茶馆、梅家坞一号……杭州大大小小的茶馆茶楼都留下了母子俩的足迹,两人照片占满手机内存。
转折发生在2020年7月20日。那天,吕济远照例送饭,发现母亲突发脑溢血躺在阳台上。“作为儿子,我真的太自责了。”吕济远有些哽咽。
在重症监护室呆了3个星期,母亲终于抢救回来,此后只能常年卧床。吕济远把孝道掺进柴米油盐,把真情融入生活起居,除了每日准备三餐,还定时将衣服、被褥洗晒干净,折叠整齐,为母亲擦身洗澡,一天两次按摩,从不落下,一干就是3年。在吕济远的精心照料下,母亲从未长过褥疮,床上、身上总是清清爽爽。
转入常规病房后,吕济远像教孩子学走路一样,扶着母亲慢慢行走,几分钟一步地移动着。在他耐心陪伴下,母亲渐渐竟也能走几步,连主治医生都忍不住感叹:这真的是个“奇迹”。
吕济远多年悉心照料母亲的经历,在邻居们看来着实不易。就连医院的护士、护工也无不夸赞他的孝顺细致。吕济远淡淡地说:“我现在还能有母亲陪着,已经是最大的福气。”
如今,入伍4年又从警33年的吕济远虽已退休,依然每天坚持运动,游泳、跑步,积极锻炼。他说:“母亲在,家就在,我必须保持健康,才更有能力照顾好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