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错误充电方法
手机更耐用
手机电量还剩多少,对现代社会的许多人而言,是一个“性命攸关”的问题。到底什么才是手机充电的正确姿势呢?
最大的疑问一定是,先把插头接入电源,再用数据线连接到手机,还是先把数据线连接到手机,再把插头接入电源?
答案是:前者。
这里要引出一个知识点:中国居民用电的电压是 220V,但手机充电器的电压却往往在 5V 以内,在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器会将高压电流通过变压器转变为低压直流,再输送给手机。此时,若是将充电器接入手机再插到电源,就可能使充电器失去自调能力,从而输出浪涌电压。
而先把充电器插好,再连接手机时,这种情况就几乎不会发生了。除非电流本身不稳定。
如何正确充电?如果手机的使用也有短板效应,大概电量就是那块短板了。不过,在日常的使用中,也有一些你以为正确的充电方法,其实并不是。
一、可以混用充电线、充电器。市面上一直有传闻:不配套的充电器会导致电池短路,影响使用寿命。实际上,这个说法显然太小看充电器了。
充电器内部一般都会带有智能芯片,识别手机所需的电流电压从而进行调整,比如说,你购买的是快充头,但是手机不支持快充,那么快充头就会自动调整为适合手机的输入电量。有人抱怨快充头不起作用,实际上就是这个原理。
二、不要边玩边充。有人会认为,让电池放电的同时又充电,会影响寿命。其实,真正影响电池寿命的,是边玩边充导致的温度骤升。
一份调查显示,就算是不用手机,温度升高依然会加速电池容量减少。所以,为了电池安全,最好还是别让它“一心多用”。
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给手机买太厚的保护壳。如果把它包裹得严严实实,用的还是隔热材料,只会让手机电池续航能力下降,虽然外表看上去没变化,内里早就有了损伤。
据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