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
作为一名有40多年教龄的退休教师,对于暑假自然最清楚不过了。但是,我想与大家分享的是,做了民办教师以后,又做回学生的那个暑假。
1980年下半年,湖州师范学校(湖州师院的前身)招收了其办学史上唯一一届“民师班”,我有幸成了其中一员。一年级快要结束时,也就是1981年的上半年,我们几位要好的同学一致决定留在城里打工,以赚足下半年的“用途”(方言,即开支)。
我打工的单位是在湖州红旗路上的飞乐食品店,用餐则在北街烟糖公司食堂,住宿在人民路亲戚家的楼下。打工、吃饭、住宿虽然分散在三个地方,好在湖州城市不大,走走就到了。
有位运输工,是从江苏农村来顶职的,他要回家帮家里人过“双抢”,就走了,我去打工就是为他代班。做运输工的首要条件是会骑三轮车,我正好会骑,所以,一拍即合。
在单位做运输工,各类酒、各类糖,还有糕点、筒面、冷饮等,凡是店里需要的,我都拉过。有一次,我去北门的湖州面厂拉筒面,筒面用铁箱子装好后,放在车上,用绳子一绊就回店里了。也是经验不足的原因,快到店门口时,由于绳子没有扎牢,加上车子没有及时减速,转弯时,上面的两个箱子就飞了出去,结果有三四筒面条给摔碎了。我傻傻地站着,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店里的人都出来了,他们一边询问我有没有受伤,一边帮我卸货。见我对着被摔碎的筒面发呆,店里的业务经理老吴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没事了,碎面我们会处理的。”
这天下班的时候,我见老吴腋下夹了一包东西回去。我就好奇地问店员小钱:“老吴夹的是什么呀?”小钱说:“怎么,你还不知道?还不是你闯的祸。”我怔住了,脸一下子就红了。
老吴脱顶、小眼睛,一副“奸商”的模样。由于他平时对员工要求严,又懂经营之道,大家都很怕他。我是代班的,受大家的影响,对他也是爱理不理。想不到就是这个老吴,在我出事的时候,居然大方起来,自己又掏钱又掏粮票,买下了被我摔坏的面条,不仅消除了我给店里造成的影响,也没有叫公家遭受任何损失。
四十多年过去了,但那个暑假所经历的一些事情,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从那里我学会了坚强、宽容和感恩。 朱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