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14版:浙里养俱乐部

忆母亲

  说起我的母亲,称不上伟大,却也不渺小。她养育六个子女长大成人,不容易。母亲在世时,我经常回娘家,过忌日时,四嫂问我:“你现在怎么不常来?”母亲与我是血脉,是依存,是风筝上的线,如今母亲走了,线就断了。

  母亲喜欢穿大襟衣服,就是现在人们说的唐装。母亲身材好,苗条,件件衣服合身,腰线明显。而且,母亲会自己做衣服,鞋子、围裙、枕头上还有绣花。有一次,记得我枕头上是一对鸳鸯,栩栩如生。这样的绝活,我却没有学到手,真是遗憾。

  早先的时候,她自己织布,自己做衣服,一针一线尽在手中游。这么多人穿衣服、穿鞋子,都出自母亲的手,天蒙蒙亮就起床,做好早饭就开始纺纱织布捻棉线,一直到晚上睡觉。母亲累得直打瞌睡,还在咿呀咿呀纺线,经常能看见母亲拉长线睡觉的时候,她实在是太累太累。

  母亲爱美食,红烧土豆是一绝。那时候,土豆都是自己种。挖来的土豆,洗净,下油锅,放点酱油红烧。想起那个味,要流口水的。母亲每次红烧土豆,还没有端上桌,就先盛半小碗给我吃,这个味道,至今难以忘怀。这时候的我,肚子饿,感觉味道更好,真是人间至味。

  妈妈还爱做面疙瘩,里面放咸菜。小麦收起来后,去碾成面粉,然后再做面疙瘩。母亲喜欢放在一个六碗钵里搅面粉,面粉太干或者太水都不行,要恰到好处,真的是个技术活,要面粉能流动的样子。然后,左手拿钵,右手拿铲刀,流下来,一铲,流下来,一铲,下到锅里,面疙瘩就会翻滚。

  粽子、芽麦塌饼、青馍馍、白馍馍、南瓜馍馍等,母亲像变戏法一样,千方百计做吃的,满足我们成长的味蕾。母亲包粽子,各具形状,有狗头粽、三角粽、香囊粽、裹脚粽、方粽子等,让我们大开眼界。她这样做,是为了区分里面的馅料,有的是肉粽子,有的是赤豆粽,有的是枣子粽,有的是酱油粽,还有豌豆粽呢。然后,把煮熟的粽子挂在竹竿上,一串一串的,成了家里的风景。

  回忆母亲,五味杂陈。遗憾的是,我没有珍惜与母亲在一起的时光,悔之晚矣,但母亲的一颦一笑将永远存留在我的脑海中。 沈明仙


浙江老年报 浙里养俱乐部 a0014 忆母亲 2023-05-26 浙江老年报2023-05-2600014 2 2023年05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