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眼底名医 共话眼科发展
爱尔眼科眼底病论坛2023暨第二届长三角论坛圆满落幕
![]() |
记者 徐小翔
5月19日,由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主办,江、浙、沪三省区联办的“爱尔眼科眼底病论坛2023暨第二届长三角论坛”在杭州盛大启幕。来自江、浙、沪三省区的专家学者、领导及眼科专家出席论坛,为广大眼科医生呈现了一场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盛宴。
发出“呵护眼健康
一年一眼检”倡议
大会主席李毓敏教授表示,眼健康是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民生福祉的实实在在的大事,其中,眼底病更是眼病防治的重中之重。本次论坛邀请到眼底领域众多国内大咖学者,聚焦学术热点及前沿,共享眼底领域的最新进展,有助于搭建起眼底病领域专家之间的有效沟通桥梁,不断提高眼科医生的临床诊断能力与科研能力,帮助更多的眼底病患者,为眼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浙江省区CEO何斌表示,希望通过大会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共享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提升长三角疑难眼底病的诊治水平,将眼科的前沿技术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服务于广大患者,推进长三角地区眼科事业发展。
2022年,爱尔眼科发出“呵护眼健康,一年一眼检”的响亮倡议,倡导全民定期进行眼健康检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本次会上提出,将以杭州市为试点,发起“万张眼底照片”征集活动——凭任一医疗机构的眼底照片到杭州爱尔眼科医院就诊均可享受一次李毓敏总院长领衔的专家团队会诊,帮助更多的眼底病患者排忧解难,唤起大众对眼底健康的重视。
现场,还启动了全国基层医疗机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培训项目启动仪式暨“呵护眼健康,一年一眼检”杭城征集万张眼底相片专家团队公益会诊行动。
多方位聚焦眼底
探索诊疗新路径
开幕式后,爱尔眼科眼底病论坛2023暨第二届长三角论坛正式拉开帷幕。
论坛分为眼底病诊疗新进展、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眼底黄斑病变等4个专题以及临床病例讨论环节,将眼底病前沿技术发展,疑难手术经验,医疗建设优秀案例等内容一一详解。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候任主委、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孙兴怀教授、爱尔眼科浙江省区总院长李毓敏教授、浙江省人民医院沈丽君教授、浙江大学眼科医院苏兆安教授等业内知名专家进行学术演讲或案例分享。
论坛阵容强大、内容丰富,会议涉及前沿技术分享、专题讲座、病例讨论等方面,包括“关注玻璃体视网膜术后高眼压”“周边型DR的诊疗思维更新和技术进展”“黄斑区视网膜下出血的治疗”“跨入白内障和玻璃体联合手术新时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胶质细胞”“中浆的发病机制和微脉冲激光的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年轻人黄斑前膜限量玻璃体切除”及多个疑难临床病理讨论等,专家们的精彩讲座见解独到、内容前瞻,吸引众多与会代表聆听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蔡司电影节将传统的学术交流带入了绚烂的光影世界,“精准掌舵,无散视界”“透过火树银花‘EYE’视界”“疏雪林间知微著”“球内异物的诊断与治疗”“触不可及的裂孔”等8个不同的手术视频,叙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最后,大会宣布下一届爱尔眼科眼底病论坛长三角论坛由江苏省区承办。江苏省区副总院长赵世红教授表示,此次盛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广大眼科同行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信息沟通的平台,同时进一步提升了临床技能及科研能力,更将眼底病的预防、管理、治疗、控制深植其中,为下一届长三角论坛在江苏省区的举办树立典范。
爱尔眼科浙江省区启动
媒体人干眼
关爱公益行动
5月19日,由爱尔眼科浙江省区发起、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指导的“滋润视野·成就千里远见”媒体人干眼关爱公益行动在杭正式启动。
为实现浙江省区角膜及干眼学术资源的有效共享,进一步推动省区各医院角膜及干眼学科建设发展、加强科教研工作,系统化开展角膜及干眼队伍建设与学科管理,使更多患者享受到专业的眼科服务。启动仪式上,爱尔眼科浙江省区角膜及眼表学科学组成立。
“干眼常见的症状包括眼睛有异物感、灼烧感、视疲劳、眼红刺痛、分泌物增多等。”爱尔眼科浙江省区角膜及眼表学组常务副组长朱雅琴介绍,“大多将干眼与普通视觉疲劳混淆,往往自行购买、滴注普通滴眼液,贻误治疗时机致重度干眼,而重度干眼因干燥致眼睛反复炎症,角膜遭到破坏,透明度逐渐降低,最终可能导致失明。”
浙江省区健康教育服务总监周岩表示,“媒体人干眼关爱公益行动”的开展,不仅能有效提高媒体人对眼健康问题的重视,更是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切实举措。
现场,周岩宣讲了媒体人干眼关爱公益行动专属权益,爱尔眼科浙江省区拥有与国际同步的眼科医疗设备与全面的服务诊疗体系。针对媒体人眼干、眼涩、眼疲劳的特点,通过爱尔首创的“七步诊疗法”、国际化的诊疗技术和科学的慢病防控体系,能够为其提供从预防、诊治到康复的个性化干眼诊疗方案。
爱尔眼科浙江省区总院长李毓敏教授致辞。
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为爱尔眼科浙江省区颁发捐赠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