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享”优到老人家门口
浙江这场大会透露很多关键信息
本报讯(见习记者 乐美真)社区健身房成为老年居民“打卡”处,专业医护陪聊队伍为社区孤寡老人送陪伴……近日,浙江在湖州市德清县召开社区服务优质共享现场推进会,要求全面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实现社区服务优质共享。未来,浙江老年人能在家门口获得哪些优享服务请随记者一探究竟。
探索医养、康养结合
在杭州市拱墅区潮鸣街道所巷社区,每天饭点将近,社区的老年居民就结伴来“欢乐食堂”就餐,老年人可凭身份证享受折扣优惠。社区还针对行动不便的孤寡、高龄、空巢、残疾老人,提供免费配送服务。
如今,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在浙江遍地“开花”,让老年人在家门口有饭吃、能看病,享有关怀与陪伴。浙江将探索医养、康养结合,实现康养联合体覆盖全省50%以上镇(街)。继续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场所和设施建设,今年力争助餐服务覆盖超70%村(社区)。
“一老一小”共享幸福
在温州市瓯海区梧田街道东瓯社区,瓯海智托帮托育示范园颇受欢迎。小朋友在儿童区活动参加游戏、学唱儿歌等,老人在大人活动区练书法、看电影、闲聊喝茶,老人小孩共融、共乐、共学。
“一老一小”是浙江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过程中优先考虑的群体。各地纷纷亮招破题:宁波市打造星级社区服务综合体73个,提供文体娱乐、养老托育、教育康健等“一站式”服务;湖州市德清县优化公共服务布局,集聚建设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莫干山院区、省中医院莫干山院区等一批省级高端资源。
面向“未来” 更加“智慧”
在下一阶段的养老图景中,浙江将结合未来社区、完整社区和现代社区建设,强化面向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优质服务。比如温州要全面推进350个“健康云诊室”建设、落成142个社区药师服务项目点;绍兴市上虞区要加快“智慧社区”省级试点推广,搭建“未来邻里、未来教育、未来健康、未来治理”等8大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