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3版:新闻

“阅”读越美

这份“海”味书单请查收

  本报记者 王杭晨

  通讯员 朱悍晟

  4月23日至25日,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在浙江举办。

  昨天,记者收到来自海宁“银尚达人馆”的书单,作者都是当地的离退休干部。

  《钱塘民间故事》:

  写给家乡的“童话书”

  “施爷爷,我已经把您书里的第一章节哲理故事都看完了。”

  在孩子们眼里,《钱塘民间故事》就是一本家乡的童话书,亲切而有趣。

  此书作者“施爷爷”,是曾任海宁市黄湾乡人民政府副乡长的施惠林,他退休后利用人熟地熟的优势跑遍村落,先后与60余位本地老人上门交流。

  历时4年,施惠林写完《钱塘民间故事》,共收录神话、地名、哲理等各类特色小故事78个,对当地文化进行了系统挖掘梳理。

  《大国医王孟英》:

  探寻乡贤遗风

  1982年,年轻的钱菁从学术研讨会上第一次听说“温病四大家”之一的清代名医王孟英。

  几十年后,从海宁市中医院院长岗位上退下来,钱菁通读了王孟英上百万字的医案,历时两年走访海盐水北、桐乡濮院、台州玉环、江西宜黄等地找线索,经历了一场“穿越之旅”。

  《无限忠诚——沈鸿传》:

  解码红色基因

  20世纪30年代,海宁有一群热血青年奔向延安,“边区工业之父”沈鸿就是杰出代表。《沈鸿传》作者、离休干部王国坚曾参与建设沈鸿纪念馆,从事研究达20余年。

  《鸟声宜人》:

  躬耕精神沃土

  48岁自考大专、53岁参加本科函授、57岁考高工、58岁学电脑……70年倏忽而过,海宁退休教师朱云彬一直把学习视为“生命的马拉松”。他出版的散文集《鸟声宜人》,流露出对祖国的真挚情感。


浙江老年报 新闻 a0003 这份“海”味书单请查收 2023-04-25 浙江老年报2023-04-2500012 2 2023年04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