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3版:“十佳养老护理员”特刊

激活育才新引擎 服务“家门口”养老

——专访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方仁表

  本报记者 陶悦清

  面对人口老龄化浪潮,浙江正系统推进“浙里康养”金名片打造,积极探索共同富裕背景下的“家门口幸福养老”模式,致力为“中国式养老”提供省域范例,让全体老人共享福寿康宁的美好生活。

  围绕“谁来护理”的养老核心问题,我省民政系统着力优化养老服务供给,聚焦养老服务主体,加强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近日,记者专访浙江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方仁表,一探浙江“家门口幸福养老”图景中的人才培育。

  “一盘棋”谋划 “一条链”培育

  老年报:浙江较早步入老龄化社会。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浙里康养”工作的进程中,如何科学谋划养老护理人才培育问题?

  方仁表:养老护理员是养老服务的直接提供者,是养老服务最基础、最关键的工作队伍。实现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理应匹配一支技能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的养老服务队伍。近年来,浙江把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作为构建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持续加大政策奖补、培训指导力度,多措并举推动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增量提质。

  以人才指数提升幸福养老指数,抓好培训认定工作。我省将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量,列入“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35个关键性指标和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重要指标。到2025年,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达到25人。各地因地制宜出台激励举措,不断推动护理员队伍持证比例大幅上升。

  以人才待遇提升职业“引力”,落实激励保障政策。我省各地为破解养老护理员收入偏低这一“瓶颈”,从护理员入职到培训、技能认定,作出明确规定,给予相应津贴、补助和奖励。

  以人才引领畅通发展“通道”,不断创新育才方式。我省高度重视对养老护理员培养,2019年组织养老护理员赴日本静冈骏府葵会开展为期三个月的研修,培训规模居全国之最。在高职院校开设老年护理专业或护理大专班,努力提升职业技能水平。

  搭舞台摆擂台 选树先进典型

  老年报:最近几年,浙江养老护理员在全国各大养老护理技能竞赛中收获颇丰,“金牌战队”是怎样炼成的?

  方仁表:选树先进典型、推举业务尖兵,成为浙江培育养老护理人才的特色路径。这是对全省养老护理水平的集成检验,也是集中展现养老护理员工匠精神和动人风采的盛大舞台。2022年,在省民政厅指导下,浙江康养研究院、浙江老年报社、浙江省老年服务业协会主办,浙江省福利彩票管理中心冠名的浙江省“十佳养老护理员”评选活动,选树深入基层,各地反响热烈。这次报名候选人平均年龄36岁,90后占33.3%,最年轻的选手出生于1997年,展现我省养老护理员队伍年轻化、专业化趋势。

  选树是以选促学、以选促练、以选促精的过程,能够进一步锻造业务尖兵,有效推动养老护理员队伍优化发展。通过这几年的培育,浙江已经拥有一支拿得出、拉得上、打得赢的一流养老护理人才战队。在2019年全国养老护理技能竞赛中,我省选手斩获团体第一名、3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的佳绩。

  从选树到表彰,借助媒体的力量,持续为养老护理行业造势,增加从业人员职业荣誉感与认同感,打破以往对养老护理员的刻板印象,营造养老服务行业“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和争先态势。

  福彩助力,爱满之江。浙江省福利彩票管理中心作为浙江省“十佳养老护理员”全程支持单位,一直联合社会多方力量,加大福彩公益金支持力度,使活动影响力、社会效益进一步彰显,有助提升养老护理服务专业化水平,营造全社会尊重、理解、支持养老护理人员的氛围。

  破解不平衡 补齐共富链

  老年报:当前,浙江正昂首走在“两个先行”新征程中,构建城乡均衡、优质共享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是题中之义,如何缩小区域间护理队伍差距?

  方仁表:关键在于着眼共富示范区建设,聚焦经济困难、失能失智、山区海岛老人,缩小城乡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差距。目前,我省约有417万三类老人,他们是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重点对象,需要倾斜更多养老护理人才资源。

  瞄准差距,狠抓落实。为了让山区海岛老人共享优质养老服务,2021年5月起,省民政厅首创“海岛支老,一起安好”行动,共派出162名护理员支援舟山市15个偏远小岛,发挥领军养老护理人才“传帮带”作用,把支老重要切入点放在服务技能培训和专业服务优化上,为当地持续输送护理人才,造血海岛康养服务体系建设,有效破解区域间养老服务不平衡局面。

  山区养老方面,浙江打出系列“组合拳”,外引内育共发力。比如,丽水市持续实施山区养老“百千万”人才培养行动,系统培养百名养老精英人、专业打造千名养老护理人才、广泛发展万名养老互助人才。衢州市常山县充分发挥“常山阿姨”品牌效应,开展护理员职业生涯“一件事”数字化应用试点。各地积极拓展养老护理队伍的内涵和外延,鼓励“银龄互助”,形成了一支以养老护理员为主体、社工为辅助、志愿者为补充的养老护理工作队伍,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关爱服务山区老人。

  人人皆成才 人人尽其才

  老年报:今年,浙江提出实施“家门口幸福养老”提升行动,护理员提升工程被纳入其中。未来有哪些重点举措?

  方仁表:国人传统观念是“垂暮不离亲,养老不离家”。实现“家门口幸福养老”,满足“床边、身边、周边”养老,让优质服务触手可及,养老护理员队伍是关键所在,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我省将重点实现三个提升:

  一是队伍素质提升。除了持续提高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量,增加高级、技师护理员的比例。到2025年,每万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25人,其中高级以上护理员比例不低于18%,持证养老护理员中持救护员证不低于70%。强化农村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员培训,提升失能老人护理人员配比。推出优秀护理员转型提升为康复护士培养计划。

  二是待遇保障提升。全省落实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制度。高校和中职学校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毕业生,在本省各类养老服务机构从事养老护理、专业技术工作且符合条件的,可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给予入职奖补。

  三是社会地位提升。通过颁发荣誉,创造优质从业软环境。在浙江省技能大赛参赛获奖的选手,根据成绩获授“浙江省首席技师”“浙江省技术能手”等称号,可优先申报“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等方面的荣誉。


浙江老年报 “十佳养老护理员”特刊 a0003 激活育才新引擎 服务“家门口”养老 2023-04-14 浙江老年报2023-04-1400006 2 2023年04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