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2版:新闻

远离哀伤 减少创伤

让生命在美好中从容告别

  本报记者 俞琪

  近日,作为省级福彩公益金社会服务公益项目“老年人临终关怀救助服务”的参与机构之一,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团队迎来项目结项。

  “面对死亡,如何远离哀伤、减少创伤,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该团队项目执行人秦芸说。

  引导老人 过好当下

  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的服务对象多是在此生活多年的老人。很多临终老人希望在熟悉的房间,在熟悉的护理员陪伴下离开。

  同房间的老人不害怕吗?目前,仅一位老人因害怕,由女儿接回家暂住。当然,工作人员都会提前询问老人是否真的可以接受。护理员也会观察,老人是真不害怕,还是逞强。

  团队还引导老人懂得,过好当下很重要。想让子女看望或是出去聚餐游玩,一定要直接表达,别让亲属猜,最终互相埋怨,留下遗憾。

  安慰家属 不留遗憾

  实际上,该中心多年以前就尝试安宁疗护,摸清老人和家属的需求,关注观念的转变,包括是否送医、是否插管等,实现告别两相安。

  一位98岁老人,临终前不愿插胃管。医疗层面,这样营养跟不上,会加重病情。但老人坚持,生命由自己做主。作出决定后,当天下午,她便安详离世。团队对家属说:“老太太特别为你们着想。”希望子女明白:老人不是因为缺乏抢救去世,而是心疼晚辈,让家人免于陷入过度自责。

  倡导推进“生前预嘱”

  老人不愿插管抢救,是“生前预嘱”的一种体现。凡是自愿加入安宁疗护服务项目的老人都要填写相关资料,开展相关辅导。

  团队还触及更多能够提前约定、处理的事项,将矛盾化解在前端。“面对某一件事,希望怎么处理?会如何面对?我们会给家属提供多种参考,以充分尊重老人意愿。”秦芸说,保护好老年人的权益,是所有养老人的初衷。


浙江老年报 新闻 a0002 让生命在美好中从容告别 2023-04-04 浙江老年报2023-04-0400009 2 2023年04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