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10版:新闻

我省部署关心下一代工作

有意思又有意义 这份事业让“五老”们如此投入

  浙江日报记者 王璐怡

  本报记者 夏凌 通讯员 郑斌

  退休后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生活?

  很多“五老”的答案是,继续老有所为,为下一代的成长发光发热,这份事业有意思又有意义。“五老”,是指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老同志。

  3月16日上午,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在杭州举行。会上为获得“全国关心下一代‘最美五老’”荣誉的俞明德、姚爱英、陆建忠3名老同志,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的诸暨市青少年“枫桥经验”传承基地、安吉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少年教育体验基地颁证授牌。

  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在关心下一代事业上默默奉献、润物无声。他们做了什么?又有哪些故事?一起来聆听。

  全国关心下一代“最美五老”陆建忠,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杭州北车辆段工作退休后,成了孩子们的“故事大王”。他进学校、走机关、入社区,配合制作了《寻访红色足迹》专题片等30多个课件,公开挂网接受社会预约,行程10万多公里,面对面宣讲400多场,累计900多课时,直播听众达29.8万人。他认为,多上一堂课、多讲一个故事,就会在下一代心中多燃起一份理想的火种,多增添一份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与力量。这就是最有成就感的事。

  党的二十大代表、嘉兴市红船精神“五老”宣讲员骆叶青,在“长者会客厅”里对话红船小记者,在国旗下与同学们分享参加盛会的感想。她走进职技院校,宣讲党对新时代青年提出的新要求。她还引领少先队员、学生团员和青年党员体验96345志愿服务,号召大家从身边做起,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这一年,放眼浙江,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省1800多个关心下一代报告团、“五老”宣讲团开展活动1.7万多场,覆盖青少年286万人次;组织“十万‘五老’结对关爱农村未成年人”活动,以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为主体打造公益共同体,募集资金1.6亿元、惠及困难学生8.2万名;组织900多个心理关爱团、4200多名“五老”深度参与网格治理,引导900多万人次青少年参与学习实践;制定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实施意见》,建立关工委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关工委组织拓展到全省100%的乡镇(街道)、92%的村(社区)。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全省关工委要积极创设平台、搭建讲台,发动广大“五老”通过举办主题展览、主题宣讲、主题研讨等活动,以伟大成就、伟大思想、伟大使命抓好青少年思想政治建设,推动红色基因代代传承;要聚焦创新改革开放,组织“五老”科技团、劳模工匠报告团现场授课,开展“我是亚运小主人”文明实践活动、党史国史知识竞赛等增强青少年自立自强的强国志气、勇于变革的活力闯劲、胸怀天下的开阔胸襟、担当斗争的顽强意志,培育堪当“两个先行”重任的时代新人;要深度融入省委“浙有善育”总体部署,充分发挥“五老”扎根基层优势,抓好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心理教育、家庭教育,热心当好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知心人守护人;强化党建带群建,进一步增强整体意识、统筹意识,积极协同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更好提升我省关心下一代工作质量和水平。


浙江老年报 新闻 a0010 我省部署关心下一代工作 2023-03-17 浙江老年报2023-03-1700005 2 2023年03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