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恰逢其时的回归
本报评论员 陶悦清
昨日,全国两会闭幕。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这份顶层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多项老龄工作划归民政部。
方案中,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承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等职责划入民政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改设在民政部,强化其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老龄事业发展职责。中国老龄协会改由民政部代管。
这是一次时隔5年的“回娘家”。
先来看看“为何回”。在2018年,全国老龄办和中国老龄协会一度被划归到卫健委系统。当时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接近4000万。为了着力解决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把医疗养老结合起来,此后,国家卫健委成立老龄健康司,出台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医养结合的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建立。
近年来中国老龄化呈现出数量多、速度快、差异大、任务重的特点。除了老年人健康问题,我们还需要对一系列民生问题进行回应。比如老年人福利补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机构管理等。2019年,民政部新设立养老服务司,把健康之外的老龄工作进行兜底。这就涉及到两个部门的沟通,难免存在衔接、执行上的问题。
再来说说“怎么干”。面对人口老龄化,不能只看到疾病。这是群体生命的天然走向,进而带来社会结构的演变。这次调整,我国把老龄工作视作一个系统来统筹考虑,更加注重整体破解各类问题。通过筑牢顶层,实现高位推动,便于形成完整的工作体系。民政部的养老服务司和老龄办如何理顺机制,还有待时日;一些应对人口老龄的宏观规划,如何与具体政策结合,则可通盘布局。对于每个中国人而言,这是一次恰逢其时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