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心留人有妙招(上):
津贴补助 从入职开始发起
本报记者 张伟群
见习记者 乐美真
“软环境”越来越强的背后,是政府、社会、个人的共同推动。尤其是各项政策的出台、标准的制订、措施的细化,一件件落实到养老护理员身上,用实实在在的好处拴住心、留住人。
连日来,记者采访全省多个地市相关部门,试图为浙江养老护理员所处的“软环境"画个像。
近年来,为破解养老护理员收入偏低这一“瓶颈”,各地区纷纷出手,从护理员入职到持证、评级,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给予相应津贴、补助和奖励。
杭州:
技能补助最高3000元
杭州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主任
常利洁
去年,杭州规划了未来五年养老服务“清晰蓝图”,其中就包括实现养老人才队伍增量提质,明确人才补助细则。
发放职业技能补助,根据在职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结果,分别按照五级(初级工)1000元、四级(中级工)1500元、三级(高级工)2000元、二级(技师)2500元、一级(高级技师)3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采取补差方式)。
发放机构入职奖补,对符合条件的入职养老服务机构大中专毕业生给予奖补,奖励从3万到5万元不等。
2022年发放培训补贴60余万元,累计培训5000余人,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1362人。
未来将鼓励养老服务机构探索职业技能、服务绩效、工作年限与薪资收入挂钩,增强养老护理员职业吸引力。
宁波:
特殊岗位津贴翻倍
宁波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负责人 周志华
2月1日,《宁波市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补助办法》实施,初级(五级)到技师(二级)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补助翻番,每月达到300-800元不等,高级技师(一级)每月补助达1200元,新标准位居全省首位。
岗位津贴调整对护理员队伍壮大和规范起到激励作用。目前镇海、江北、海曙、鄞州等区县养老护理员培训申报人数明显增加,培训后会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预计今年持证护理员人数会有大的增长。
2018年起,在校大学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在宁波市初次创办养老服务机构,可获得初次创业补助10万元,分3年发放。入职宁波市养老服务机构的本科及以上、大专、中专(含职高)毕业生,包括从事一线养老护理员的,也可以获得金额不等的补助。
嘉兴:技术能手可获购房优惠
嘉兴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主任 范祥址
近年来,嘉兴努力推动养老护理员队伍向专业化、年轻化发展。 从教育入手,支持秀水中等专业学校等7所高中职院校开设养老护理相关专业,按照每人每月500元的标准,给予学生每学年10个月生活补助。
将养老护理员技能竞赛纳入全市职业技能竞赛暨百万职工技能大比武活动一类竞赛。2020年以来,共有8名选手获得“嘉兴市技术能手”称号,纳入嘉兴市“E类”人才目录管理,给予购房优惠等激励政策。
将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纳入“最美嘉兴人”系列评比,还选拔“新时代嘉兴工匠”养老护理员。对符合条件的技能大师工作室给予每家5万元开办经费补助,考核优秀的再给予3万元奖励。对培育认定的嘉兴市首席技师,给予3万元奖励。
金华:护理员数量纳入共富指标
金华市民政局救助福利和养老服务处处长 章跃宏
金华把“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护理员数量”纳入市共同富裕建设重点指标,并作为市政府民生实事重点推进。
学费有减免。支持本市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以助学、奖学、免除学费、委托培养等形式引导学生选择养老服务专业;入职有奖励,对进入养老服务机构的院校毕业生,就业满3年后,在省级补助的基础上,按学历给与不同奖补;培训有补助,将养老护理员列入紧缺职业(工种)目录,持证补贴上浮30%,初级由800元提升到1040元。
在奖补等激励下,金华养老护理员专业人才队伍质量明显提升。目前,全市养老机构持证护理员从2021年的2466人增加到3524人,增幅43%。高级人才占比超过省“十四五”18%的目标,达到35%,专业护理人才队伍实现增量提质。
衢州:创业补贴打造友好环境
衢州市民政局基本民生保障中心主任 林丽芬
衢州全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57.92万人,占总常住人口25.44%,人口老龄化较为严峻。为了吸引更多养老护理人才,我们也精心筹划符合实际的激励措施,在提高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上做功夫。
鼓励各类院校和培训机构设置养老相关专业或培训项目,打造衢州特色专业养老护理品牌队伍。同时,引导、鼓励高校和中职学校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入职奖补或创业就业补贴等。
比如,对毕业5年以内到养老服务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1万元/年的就业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创办养老服务企业,并经民政部门养老机构备案、担任法定代表人且正常经营1年以上,分三年给予总额10万元的创业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