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修小补”似燕归
人心所盼大刚需
见习记者 赵培希 通讯员 陈敏
眼下,走在城市街巷中,已经很少听见“钉锅箍漏锅,焊洋瓷盆钉钢种锅”的吆喝声,那些配钥匙、修电器、补衣服的摊铺,也只零星散落在老城区的角落,踪迹难觅。
日前,随着商务部提出让“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越来越多人呼吁:“小修小补”关乎民生大计,城市应该为其留出一席之地。
“小修小补”回归街头,对老年人来说,是不是喜闻乐见?这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近日,记者走进杭州市西湖区、拱墅区,并发放调查问卷,结果发现,“修补服务”在老年群体中呼声很高。在他们心中,这些小摊,补的不仅是物件,更是生活的边边角角。
回归呼声高
“小修补”藏着大刚需
“修修补补才是生活的常态。”家住拱墅区宜和园的77岁陈奶奶谈起“小修小补”,脱口而出就是这句话。
这也是大多数老年人的心声。在回收的200份调查问卷中,赞成“小修小补”摊位回归家门口的人数比例达到100%,其中,家电修理和缝纫补鞋是呼声最高的修补项目,分别占比76%和60%。受访者均表示,非常需要此类基础服务和帮助。
陈奶奶告诉记者,自从前年搬到该小区,感觉生活没有以前便利了。虽然新小区环境优雅,周边有公园,超市、学校等配套齐全,但出了家门,想修个裤边儿、配把钥匙、回收纸箱,都成了麻烦事。“之前住老城区,走两步就能找到小补小修摊位。”陈奶奶语气间是满满的怀念。
74岁的张彩凤居住在西湖区古荡新村多年,也遇到类似问题。前几日,家里的烧水壶坏了,原本只需花几元钱就能修好继续用,现在却因为找不到修理店,只能弃旧换新。“这一百块钱花得冤枉。”张彩凤称,自己节俭了一辈子,老来却被迫过上“奢侈”的生活。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对老年人来说,修补不仅是日常所需,还包含着物尽其用、厉行节约的朴素传统。如今,虽说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但相当一部分老人并不习惯“坏了就扔”的生活方式。面对“小修小补”之处越来越少、越来越偏的状况,他们在打听寻找之余,也是在寻觅往昔岁月的点点滴滴。
就近最重要
“便利化”也要人情味
记者问及“便利的修补服务是什么样的?”近8成受访者认为“离家近”是首选因素。同时,在42位街头受访者中,有23人提到自己曾为了修补物件而“长途跋涉”。
“为了找一个修车铺,推着自行车走了两公里。”78岁的陶有学回忆道,上个月,自己在家门口偶遇一位问路的女士,得知她因自行车链条脱落,却找不到修理店,竟一路从学院路打听到古翠路。“我领着她前往附近的摊位,这地儿除了老居民,新来的人还真不了解。”陶有学用“碰运气”来形容那位女士的经历。
对于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来说,“就近原则”是便利生活的第一要义。但从受访者口中,记者发现,“家门口的摊位”也是老年人感受邻里情的乐趣所在。
76岁的赵引齐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表述,她说,“小修小补”摊位就像平淡生活里的一剂调味料。
她讲起,自己居住的巷子里,曾有家“20岁高龄”的缝纫店,店主是一位姓赵的师傅。每天清晨,都有不少老人前去找他改衣服、剪裤脚,大家围在摊前聊天、学手艺。一把剪刀、几捆针线、几枚钩针,再配上缝纫机、锁边机,老街就在“吱呀吱呀”的机器声与谈笑声中拉开一天的序幕。
小小店铺,承载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温情,也让城市生活更有滋味。去年,因为旧小区改造,这家缝纫店关门停业了。说到这儿,赵引齐脸上的失落显而易见。
价格有上涨
希望社区"搭把手"
“你认为,修补单件物品,合理的费用是多少?”
面对记者抛出的问题,老年朋友普遍提到“近年价格有所上涨”。
对于换拉链、换锁、磨菜刀等“小修小补”费用,超过半数受访者的心理价位在20元以下,选择“20元-50元”的人数占比为35%,
75岁的孙春梅跟记者算了笔账,两个月前,她为了给羽绒服换拉链,花了35元,但在市场上买一个现成的拉链,只需要10元钱。
孙春梅直言:“修补服务的收费标准,需要有个合理定位。”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物价上涨不可避免。如何让老年人享受到实惠的便民服务?
同住古荡新村的76岁老人胡奶奶分享了社区的做法:社区联络周边店铺提供上门服务,修伞、修鞋、修车等基础费用由社区承担,遇到需要更换配件的修补项目,则需要老人自己花钱购买材料。
修修补补的事,社区最好“搭把手”。胡奶奶形容,就像一个小工坊,把各行各业的“小修小补”服务吸纳进来,自己再也不需要到处寻找搜罗,也避免了不合理的高价收费。
一修一补总关情。看似不起眼的“小修小补”,却是“城市迅猛发展”这辆列车的润滑剂,让庞大的中老年群体也能共享时代红利。
古荡新村小区工作人员表示,随着“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逐步完善,“小修小补”也将纳入社区统一管理的“正规军”,为居民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