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阳康”故事
在疫情高发时的日子里,我们积极配合,尽量不出门旅游,基本三年不旅游,不去赶场子,不去凑热闹。平时也不去商场闲逛,要买生活必需品,就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速去速回。回家后及时洗手消毒,防止病毒感染。
直到去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迎来一波感染高峰。于是,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听了儿子的话,去打了第四针加强针。每天依旧做好防护,储备好抗疫药物,出门回来勤洗手,勤消毒。
但没想到,还是没能躲掉。到了12月19日,老伴感染了,发烧到38.7℃,不舒服,不想吃东西。照顾她吃药退烧,当时我还暗自庆幸自己没“阳”。但过了两天也开始感觉头疼,低烧37.6℃,轻微咳嗽,没胃口,抗原自测,我俩都“阳”了。
那天下午急忙吃了布洛芬,用来止疼退烧,居然第二天就头不疼,也有了胃口,比老伴还先好,过了一周,我们都基本恢复了健康。
折腾三年的新冠病毒,总算是“领教”了它,从开始惊慌无措,到“阳过”再复阴,我们一家六口都战胜了病毒。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如今,工作生活渐渐回到正轨,大家又重拾信心,享受美好的春天。
许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