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迈向世界“核芯”
吴炳泉(秦山核电党委副书记)
冬末春初,沿东海岸线的海盐县一派生机。山脉间,9台核电机源源不断地向华东地区输送光与热。
2003年2月1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第一次来到秦山核电考察。20年来,秦山核电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坚持和平利用核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核电发展之路。
九台机组助力“核电大省”
12年前,秦山核电三期2号机正处在调试紧张阶段,尽管已有首座核电站的建设经验,但接连的技术难题也让作为项目副总经理的陈曝之愁眉不展。
但迎难而上,是秦山核电人一以贯之的态度。
2003年7月24日,秦山核电三期2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比合同规定的进度提前了112天,创造了国际上33座重水堆建设周期最短纪录。
此后,秦山核电的发展快马加鞭,到如今,已拥有9台运行机组、总装机容量666万千瓦,是目前国内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的核电基地。
实现自主建设的跨越
作为一名退休二十多年的秦山人,杨兰和常常在想,秦山核电除了实现“零的突破”,还做了什么?答案一定是:自主!
从设计、建造,到运营,核电二期是我国“九五”期间唯一自主建设的核电站,是“走出一条核电国产化路子”的最好证明。
“当时建设现场没有一个外国人,所有的施工管理全部由中国人完成。”杨兰和说。
前不久,巴基斯坦举办卡拉奇核电站3号机组(K-3)落成仪式,这让杨兰和很是欣喜,他知道“华龙一号”使用的先进核燃料元件(CF3)入堆考验就是在秦山核电完成的,这也是中国完全自主的三代核电技术。
续写“国之光荣”新篇章
2021年,秦山核电利用基地机组冬季剩余热功率,助力海盐成为南方首个核能供热城市。“虽然二月的海风还有些阴冷,但住在海盐的老年人却很有‘底气’”。曾担任秦山一期和三期总经理的姚启明满是骄傲。
2022年12月15日,我国首个核能工业供热项目正式建成投用,推动减排降耗,助力“双碳”目标。
“秦山核电人永不会停下前进的步伐。”将半生光阴献给核电事业的老同志们坚信,秦山核电将在勇做新时代核电领跑者,谱写“国之光荣”崭新篇章中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