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9版:健康

眼前总有蚊子在飞

可能是眼睛“漏水”

  相信不少人有过类似经历,长时间盯着书本、手机或看电视后,眼睛酸涩不适。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有人因用眼过度导致视网膜裂孔,让很多人担心不已。过度用眼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专家表示,视网膜裂孔与过度用眼本身并没有多大关系,新闻中这位患者的高度近视才是疾病源头。但视网膜裂孔等眼底病还是要引起重视,尤其是老年群体。

  眼前突然有黑影

  杭州52岁的吴阿姨(化名)一直以来身体都比较健康。前段时间,她突然感觉左眼看东西时眼前出现了小黑点。没过多久她感觉情况加重了,眼前出现红色或黑色“烟雾”,赶紧在家人陪同下到浙大一院眼科就诊。

  眼部超声提示“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裂孔”。接诊的浙大一院眼科副主任童剑萍解释,病情的进展有两种可能:如果出血吸收快于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裂孔能清晰暴露,可以寻得机会进行激光治疗;但如果视网膜脱离发生在出血完全吸收之前,就需要手术。

  几类人群高发

  视网膜发挥着视觉成像的重要作用,就像是照相机的底片。视网膜裂孔是怎么发生的?又有哪些高危因素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玻璃体。正常情况下,玻璃体和视网膜在一些区域是附着状态,就像是果冻胶黏在薄膜纸上。但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不断老化,继而发生脱离,由此产生的牵拉力就可能将薄膜纸(视网膜)拉破,导致出现视网膜裂孔。

  “这是老年人发生视网膜裂孔和脱离的最主要原因。”童剑萍说,除了玻璃体自然老化,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人群同样存在较高裂孔风险,这是由于近视群体的眼轴拉长,视网膜被牵拉,容易出现视网膜变性灶和裂孔。

  人群中发生视网膜裂孔(包括视网膜变性)的概率大约为10%至20%,中老年人、高度近视以及少部分有眼外伤的患者更容易发生。熬夜、长时间过度用眼等行为会加剧玻璃体老化,导致视疲劳和睫状肌痉挛,是一种影响眼部健康的潜在因素,但与视网膜裂孔并没有直接关联。

  这些症状要警惕

  对大多数患者而言,视网膜裂孔的发生其实眼睛早有“警报”:眼前有黑影或者闪光感等都可能是其预警表现。这跟大家所熟知的飞蚊症有什么区别呢?

  飞蚊症实质上是玻璃体混浊的一种表现,是一种生理性现象,但伴随着视网膜裂孔发生的玻璃体混浊则是病理性现象。

  童剑萍说,出现眼前黑影等“飞蚊”表现,如果检查后眼底并无病变,且情况长期稳定的,可以放心生活,但如果短期内“飞蚊”突然增多,甚至像吴阿姨一样出现了红黑色的“烟雾”,则可能是严重眼病的预警信号,千万不能大意,一定要及时到专科就诊排查是否存在视网膜裂孔等眼底病变。

  专家建议,在常规体检中,最好增加一项“广角眼底照”检查,几乎可以查见整个眼底的情况。中老年人群和近视人群最好进行一次规范系统的眼底检查。

  据浙大一院官微


浙江老年报 健康 a0009 可能是眼睛“漏水” 2023-02-14 浙江老年报2023-02-1400006 2 2023年02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