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7版:银尚

“中国结”大姐蒋文园

一根红绳织出乡村共富路

  通讯员 韩林园 米亚萍

  走进金华东阳市画水文园工艺品厂,目光所及皆是鲜艳的红色,屋里的中国结层层堆叠,一派喜气洋洋。“中国结”大姐蒋文园今年56岁,23年前第一次接触到中国结后,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最初靠着500元投资编织第一个中国结,到现在建起“文园共富工坊”,蒋文园靠一双巧手做起红红火火的中国结加工业,用一根红绳带动村民勤劳致富。

  500元起家

  中国结变为“致富结”

  生长在农村的蒋文园规模化养猪养鸡近8年,1999年时遭遇破产。此时恰逢中国结走红,看着周围人编织起中国结,蒋文园也决定放手一试。她从姑妈那借来500元,全部用来学编结。

  一个月后,她背着中国结来到义乌小商品城推销,获得了200余元利润。

  初尝甜头的蒋文园看到一丝希望,她投入所有资金,全身心编织中国结。因为产品质量好,价格公道,她的生意越做越大,仅用三四年的时间,就成为村里最大的加工专业户,建起工艺品加工厂。目前,工厂已基本形成设计、制作、销售、贸易一体化模式,产品畅销国内外。

  蒋文园说,随着需求量的增加,他们通过红线送上门、预支加工费等方式,陆续把本地的中国结编织能手和外来务工优秀代表培养成经纪人,在市内外60余个自然村建立中国结加工点,先后带动1000余人从事中国结制作加工,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80%以上。

  从贵阳来的陆大姐今年65岁,已在东阳生活22年。现在,他们一家四口依靠中国结加工,月收入可达近3万元。在这里,许多家庭和陆大姐家一样,用勤劳的双手改变了命运。

  建立工坊

  铺起省内外共富路

  今年6月,蒋文园的工厂迎来5位骨干学员,她们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赶来,参加金华市妇联在这里举办的金华—巴州来料加工骨干培训班。

  刚一抵达,5位学员就立即投入到学习中。蒋文园被她们的精神深深打动,竭尽所能帮助她们掌握各种编结手法。培训结束时,5名学员已熟练掌握12结、20结、24结和28结中国结的制作方法,蒋文园还为大家送上15套模具和900根红线,方便她们回去后继续练习。如今,5名学员将这门技艺传授给四川当地更多人,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这并不是蒋文园开展的第一次培训,今年以来,蒋文园的工厂多了一个名字——“文园共富工坊”,工坊和磐安、武义等山区县进行结对共建,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中国结制作加工。早在5月,蒋文园就带着厂里12位师傅一起前往磐安,为50位来料加工经纪人、妇女骨干中层代表教授中国结编织技术。

  今年以来,“文园共富工坊”共举行系列培训8期,培训经纪人150名,带动1000余名妇女、老年人实现家门口创收。对此,蒋文园很有成就感。她说,一根红绳串起来的不仅是一根中国结,更是一条共富路。


浙江老年报 银尚 a0007 一根红绳织出乡村共富路 2022-12-06 24964329 2 2022年12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