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4版:浙里养

文章导航

90后这样践行“新时代孝道”

是爱和责任 更是彼此成就

  本报记者 孙磊 通讯员 郭克楠

  “请回不了家的你,晒晒家里的‘老宝贝’。”

  在国庆节和重阳节到来之际,浙江理工大学90后辅导员胡晓华,在学生中发起一项征集。

  为了“抛砖引玉”,她率先亮出自己父母29年前在杭州西湖三潭印月的合影,“那会我都还没出生呢。”

  很快,00后学生们云集响应:有人发来“外公第一次来杭州,全家在宋城留影”的温馨记忆照,还有人发来“爷奶爸叔在瓶窑”和“我再‘来一瓶’”的趣味对比照……

  好好读书努力工作

  就是最大的孝道

  为什么要发起这个征集?

  胡晓华说,今年长假,国家卫健委倡导大家就地过节,不少师生都选择留校学习、工作。“我们虽然暂时不能回家,但是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一天比一天浓烈。”于是,她想到征集老照片,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对长辈的敬爱。

  出生于1994年的胡晓华是安徽人,她笑着说,从18岁上大学开始,她就过起“背井离乡”的生活,每年只有寒暑假能回家。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当然很舍不得,但他们挂在嘴边的话却没怎么变,一直告诉她,好好读书、努力工作就是最大的孝道。

  外形秀丽、英语流利的胡晓华,被选拔成为杭州亚运会志愿者后,家人很是沸腾了一阵。爷爷问:“我是不是能在电视上看到你了?”小胡说:“我有什么好看的,我带爷爷亲临现场看比赛吧。”

  胡晓华说,这些年,她和学生经历过不少感人至深的慈孝故事。新时代孝道对于年轻人而言非常广义,不仅是爱、是责任,更是双向奔赴的彼此成就。

故事一                         

他为何延期毕业请假回家 “照顾长辈比任何事都重要”

  2021年年底,一名大四男生作出的决定,让胡晓华和同事们极为震撼:正努力准备考研的他,突然要求请假一个月。

  老师们都很意外。当时他还有半年就能顺利毕业,只剩几门课程和毕业论文。这个节骨眼请假一个月,意味着必修课程得补回来,那么2022年上半年就没办法正常毕业。

  一追问,男生道出隐情:家里长辈生了重病,缺人照料。有老师建议:是不是可以采取折中方案?比如上必修课期间聘请护工,其余时间在家写毕业论文等等。

  但男生态度很坚决。他说,生命只有一次,无法重来,他必须请假回家陪伴照顾亲人,这比世界上任何事情都重要。

  如今,他已回到学校补课并继续冲刺考研。胡晓华说:“我们都在心底默默为他加油。”

故事二                         

她为何热衷服务陌生老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胡晓华告诉记者,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名学霸,在校期间经常组织同学们到学校附近的社区和敬老院开展服务,寒暑假回到老家天台也不停歇,总是参与各类助老志愿活动:陪老人下棋、练字,教他们用手机拍照片、拍视频……时间一长,这姑娘获赠外号“小智多星”,在当地成了远近闻名的小“乡贤”。

  胡晓华曾经问她,为什么会在为老志愿服务上投入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当时,女孩子回答:“胡老师,咱们中国不是有一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吗?”

  不久前,喜讯传来,这名学生获得浙江省高校“尚德学子”奖学金。胡晓华把好消息告诉她时,姑娘一反常态地腼腆起来。她说:“每个人都终将老去,关注老人,其实就是关注我们自己的未来。”

故事三                         

他们为何开展公益直播带货 “和想干事的前辈干成事”

  今年夏天,浙江理工大学启新学院社会实践团,在临平遇到一位心事重重的老人。

  老人是当地一家老字号“亭趾糕点”的非遗传承人,兢兢业业干了一辈子,却困惑于“成长的烦恼”:产品包装简陋,无法吸引顾客。他向同学们求助,年轻人懂年轻人,你们能不能帮着出出主意。这招牌祖祖辈辈传下来,不能砸在他手上。

  学生们当场“接单”,为老人提供全链公益服务:包装设计、品牌升级、IP打造、桌游开发、抖音视频拍摄、直播带货……这一波操作下来,产品销售数据噌噌往上走,大大颠覆老人既有的运营观念,他连连感慨:“原来现在有这么多新玩法,还是你们年轻人点子多。”

  忙活了一整个夏天,有获得感的不仅仅是老人。胡晓华和学生们都觉得,跨越代际鸿沟,帮助这位老人拥抱新时代、新玩法,和想干事的前辈们一起“干成事”,这是一个彼此联结、双向奔赴的过程,本身就特别有意义。


浙江老年报 浙里养 a0004 是爱和责任 更是彼此成就 2022-09-30 浙江老年报2022-09-3000014;浙江老年报2022-09-3000011;浙江老年报2022-09-3000012;浙江老年报2022-09-3000009;浙江老年报2022-09-3000013;浙江老年报2022-09-3000015 2 2022年09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