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5版:浙里养

文章导航

用变化手段传承“孝”的本质

时光荏苒 感恩仁爱长存

  本报记者 孙磊

  年年国庆,岁岁重阳。这两个备受中国人重视的节日,彰显我们价值观的鲜明底色:家国团圆、敬老尊贤。

  浙江素以耕读传家,谈孝论顺话忠义,是浙人亘古不变的家风家训。

  千百年来,这片10万平方公里的热土,涵养了无数世家高门、俊杰辈出。在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一支郑姓大族累世合居近千年,以孝义治家闻名,曾获得宋、元、明三朝帝王7次题赠、6次旌表,人称江南“廉俭孝义第一家”。长达168条的族规《郑氏规范》,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中纪委官方网站曾推送头条点赞“郑义门孝义传家九百年”。

  时移世易,星燧贸迁,中国社会在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今天我们如何求解“新时代孝道”?本报记者专访“郑义门”家族后人及研究学者、浙江理工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郑显理。

  以积极心态 理性面对代际矛盾

  1973年出生的郑显理,自小熏陶于浦江“郑义门”下。

  “像郑义门这样的宗族聚居模式,所形成的社会伦理层次构架非常丰富,如此庞大系统能够赋予其成员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经验。”郑显理举了个例子,郑氏家族中设有一个宗亲会,委员来自各个不同自然村,既负责内外联谊事务,也担任对村民的道德管束之责。他本人就是宗亲会的成员,常受族人委托,指导小辈教育。

  14年前,一名堂侄沉溺网络游戏,和父母关系也不融洽。郑显理带他去村里的孝感泉。孝感泉是郑氏后人为纪念郑义门始祖郑绮孝义之举修建的。郑显理没有疾言厉色,而是耐心讲述自己和父亲的故事,告诉堂侄,要用积极心态,理性面对与父母矛盾,而不是沉浸在游戏中逃避。

  这次谈话,让堂侄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被当成一个有思想的成年人。出于对这种平等尊重的回报,他开始改变。后来,堂侄考上北京的大学,成为一名民警。

  孝道在变 感恩和仁爱的本质未变

  郑显理在上千人聚居、动辄数代同堂的宗族中度过童年,高考远赴白山黑水,入吉林大学深造,后择业杭州,定居钱塘,可以说经历了新时代孝道的嬗变。

  他认为,现代的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经济结构、人员组织方式都与古代有云泥之别,使得居住单元规模、人际关系都不同以往,“孝道”因此衍生出极为丰富的崭新内涵。

  “你看,‘孝’字上头是‘老’的上半部分,下面是‘子孙’的子,这样的结构,像不像农耕时代封建社会的人格?”拆文解字后,他进而对比——古代的孝,往往有一种人身依附关系,朝堂之上,君仁臣忠,宗族之中,父慈子孝;现代的孝,人格比较平等,代际之间彼此独立、又能像朋友一样亲密无间。

  我们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变化?

  郑显理给出的答案是:无论孝道怎么变,但是它的本质没有变,那就是感恩、仁爱,以及对人格的塑造。

  他说起16年前一桩旧事。彼时,家中新生命呱呱坠地,他的父母赶来杭州帮忙带孙子,他发现母亲好像憋着什么心事,不太开口说话。一番追问,母亲终于说,自己不会讲普通话,感觉“在城里很难为情”。

  郑显理笑着说:“妈妈,你的价值就是要说浦江话,‘郑义门’的孩子一定要会说家乡话、知家族事、感宗亲恩,这是很重要的传承。”

  寥寥数语,如四两拨千斤,解开了母亲愁眉,老人笑着亮嗓讲开了。如今,郑显理的儿子能在普通话和家乡方言之间自如切换,逢年过节回老家,总是引来长辈们的啧啧赞许。

  用数字手段

  破解“异地而居”新常态

  从累世合居的大族,到三口之家的小家,代际成员多异地而居。当前,时空分离成为孝道障碍。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借助科技手段,来解决时空分离问题。”郑显理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他很早就给父母家中配了一套视频设备,目的就是在不干扰老人前提下,了解他们各方面状态。

  “你看,客厅、过道和院子里都装有带通话功能的摄像头,我这儿对着手机喊一嗓子,他们在浦江家里就能听见。”郑显理说起了家乡话:“哎,爸爸妈妈。”

  几秒钟之后,父亲有了回应:“哎,显理啊。”

  “爸爸,你在弄花啊?”“是啊,浇浇花。你好吗?”“我都好的,你们也好吧?”“是的是的,都很好。”

  如此充满乡土味的对话,十几年来每天都会进行。“我孩子高中住校后,每周回家必定会和爷爷奶奶进行视频电话。”郑显理笑着说,老家来了稀客,老爷子也会通过视频设备喊话“显理,你们见个面”,这样的方式,让很多亲友感觉新奇又便利。

  郑显理说,91岁父亲会玩微信朋友圈,母亲则把智能手表用得很溜,是郑宅镇数得上号的“潮人”。老人怕干扰他的工作,不好意思总来询问,深谙父母心理的郑显理,就把“教学任务”委托给了儿子,“小家伙甚至还画了一张很直观的思维导图,老人一看就懂。”

  郑显理认为,其实孝道就在我们身边,时代变迁带来一些让人猝不及防的变化,但是社会的进步也会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案。他对此充满信心:“只要用心琢磨,大家都会做得非常好。相信我们中华民族的孝道,也能够在新时代表达得更好。”


浙江老年报 浙里养 a0005 时光荏苒 感恩仁爱长存 2022-09-30 浙江老年报2022-09-3000014;浙江老年报2022-09-3000011;浙江老年报2022-09-3000009;浙江老年报2022-09-3000010;浙江老年报2022-09-3000012;浙江老年报2022-09-3000013;浙江老年报2022-09-3000007 2 2022年09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