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5版:银尚

守护根脉 打响品牌

金华汤溪新乡贤联合会倾心发展传统文化

  见习记者 韩林园

  通讯员 伊福泉 金闪闪

  “我们新乡贤联合会最近正忙着‘汤溪传统饮食文化’和‘下伊村保稻节’申遗工作,前几天刚刚将申报材料报送到省里。”电话那头,66岁的金华市汤溪新乡贤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伊福泉讲到,自今年4月以来,汤溪新乡贤联合会成员们正紧锣密鼓准备第六批省级非遗项目申报材料。

  汤溪新乡贤联合会成立于2017年8月,是致力于系统性抢救、保护、传承和弘扬汤溪优秀文化事业的地方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该团体由政治立场坚定、工作经验丰富、见多识广且乐于奉献的老领导、老干部组成。近年来,新乡贤联合会积极参与“银雁返乡”行动,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精心保护和利用文脉资源的舞台上展示银雁风采。

  挖掘文化内涵

  做考古事业推动者

  汤溪新乡贤联合会成立伊始,就邀请金华市文物局赴汤溪镇下伊村调研指导文物与考古工作,最终促成省文物局考古所进驻下伊村,对青阳山进行初步考古调查。在青阳山遗址,文物部门证实这里存在不同时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表明古人类在青阳山及其周边繁衍和开拓的脚步从未间断。

  新乡贤联合会与省市文物部门、开发区管委会联系,全力配合相关工作。最终,由浙江省文物局与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组建的浙中考古基地在汤溪挂牌成立。

  打响文化品牌

  做上山文化提升者

  70余位身着传统特色服装的村民敲锣打鼓、表演节目,举行祭拜五谷神仪式,随后大家围桌而坐,品尝稻作饮食……前段时间,汤溪镇下伊村举办“上山文化·下伊保稻节”活动,演绎“活着的上山文化”。

  “保稻节”活动是下伊村传统文化活动,每年农历六月初一,会举行一系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置办酒菜,招待亲朋好友吃“保稻饭”,有“多来一位客人,主人家会多一担稻谷”的说法。

  近年来,金华注重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内涵,精心保护和利用文脉资源。今年5月,“保稻节”受到上山文化遗址联盟关注,伊福泉等人前去洽谈相关工作。经过双方商定,决定将下伊保稻节提升冠名为“上山文化·下伊保稻节”,上山文化遗址联盟出资支持活动开展。前不久,“上山文化·下伊保稻节”活动成功举办,引起强烈反响。

  传承文化记忆

  做饮食文化传承者

  烂菘菜滚豆腐、白皮辣椒炒肉、葱花肉……这些耳熟能详的汤溪菜类多达数百道,占据金华地区饮食文化的半壁江山。如何保留住古老的汤溪菜?汤溪新乡贤联合会自成立之初就进行积极探索。

  2017年以来,汤溪新乡贤联合会联合婺城区汤溪菜饮食行业商会、市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组建《汤溪名膳》地方标准制订工作小组,开展热菜、冷菜、点心三个系列29道菜肴的地方标准制定。经过5年不懈努力,不仅研制《汤溪名膳》地方标准,还深入挖掘和总结汤溪菜的故事和出处等历史文化,并成功申报市级非遗项目。

  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依靠众人力量,汤溪新乡贤联合会积极会同市开发区文旅部门举办汤溪菜标准(试行)培训班,为汤溪饮食文化发展培养更多人才。央视10套《味道》栏目开年首播《我的家乡菜·汤溪篇》专题片,让汤溪菜走向全国。在“诗画浙江·百县千碗”等餐饮比赛上,汤溪菜也屡次斩获好成绩。如今,汤溪菜的金字招牌变得更加闪亮。


浙江老年报 银尚 a0005 守护根脉 打响品牌 2022-09-27 浙江老年报2022-09-2700006 2 2022年09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