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机情结
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一些人仅局限于打电话、拍照片。其实智能手机宛如一台微型电脑,除了基本的通讯、娱乐功能外,其功能拓展千变万化,令人眼花缭乱。
年已八十的我,也赶时髦,学用智能手机,享受数字时代的便利。当然,比起年轻人,要掌握其使用秘诀,确实得多花一点工夫。
我晚年就读宁波老年大学文学与写作班,班级微信群里频频有同窗文章见报的信息。在这笔耕不辍、勤奋好学的浓浓氛围下,我也忍不住动起笔来。但我自已不会发邮件投稿,全靠班里热心的陆同学,不厌其烦,帮忙整理文档,发送邮件投稿。我不忍心陆同学辛苦忙碌,心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自己投稿,但又怕投稿程序繁锁复杂,难以学会,这种矛盾的心情纠结了好长一段时间。
去年暑期,隐藏已久的心愿再次涌上心头,终于下定决心学会自己发邮件。手机发邮件,对于老年人确实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在孙子的帮助下,我下载软件,将备忘录里的文章转化整理为文档,保存在设定文件夹内,再设置邮箱,发送邮件。
这一过程,对年轻人来说易如反掌,我却弄了大半天,只好用笨办法。我先将每一步骤用文字记录下来,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一步步循序渐进,通过一遍遍示范、模仿、操作,叮咚一声,当从我手中成功发出第一个邮件,满满成就感随之而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现在,手机对于我已经是不离不弃的亲密伙伴。每天清晨,在早餐店就餐,扫一扫二维码,输入金额,用手指轻轻一点,几秒钟就完成付款,省去付钱、找零的繁琐。
通过不懈努力,现在我已经学会众多功能,视频聊天、社保就医、水电交费、手机银行、邮件发送、淘宝购物、股票交易、线上听课、导航定位、滴滴打车、音乐欣赏……数字智慧生活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无限乐趣。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老年人只要保持年轻心态,抛弃恐惧感,踏踏实实,勤练不辍,就能跨越“数字鸿沟”,享受数字化便利,跟上时代潮流。 韩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