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长“痣”要留心
或与肿瘤有关
54岁的李阿姨是杭州桐庐人,中秋节回老家,认识30多年的闺蜜胡阿姨来家里探望她。聊到最近自己脸上老年斑越来越多,胡阿姨越说越害怕,拉着李阿姨相约节后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找医生看看。
为胡阿姨看诊后,市一医院钟剑波医生告诉她,这是正常生理现象,没什么大碍。
不过,李阿姨脸上的痣却引起钟剑波的注意,高度怀疑是皮肤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基底细胞癌。经过与家属沟通,钟剑波尽快为患者安排了手术。术后病理证实,这颗“痣”确实是基底细胞癌。
钟剑波介绍,基底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皮肤肿瘤之一,多见于中年以上肤色较浅的成人,尤其是日晒较多的户外工作者。由于与日晒有关,所以基底细胞癌好发于曝光部位,如面部、耳部、手背和前臂等。
基底细胞癌在临床上分为结节型、浅表型、硬化型、色素型、纤维上皮瘤型,其中结节型最常见。由于中国人的基底细胞癌很多呈黑色或褐色,所以在发病早期极易误诊为色素痣。钟剑波说,如果误诊或者治疗手段不当,会延误最佳治疗时间。
因此,当面部、鼻部出现以下这些情况的“小疙瘩”时,如短时间内快速变大、形状不规则、凸起、瘙痒、颜色与肤色不一致、疼痛、破溃久不愈合、感染、糜烂等,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旧疮疤出现溃破、糜烂或结节突起时,更要当心,及时到医院就诊。
钟剑波表示,目前基底细胞癌无法彻底预防,但是日常生活中可以多注意以下几点。
保证良好生活环境,尽量避免长期接触有害的化学物品,如沥青、焦油、砷化物、苯并芘等。日常做好防晒,避免长时间皮肤暴晒。患有光线性角化病、着色性干皮病等癌前病变者,尽早进行治疗,争取将疾病扼杀于萌芽之时。从事接触X线或热辐射工作的人员,应注意防护,尽量避免电离辐射。积极治疗如溃疡、炎症、烧伤瘢痕等皮肤慢性病症。
据杭州市一医院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