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今无恙 盛世再重逢
88位抗美援朝老兵成功“合影”
山河今无恙 盛世再重逢
88位抗美援朝老兵成功“合影”
本报记者 陶悦清
农历春节将至,团圆的气息渐浓,家住杭州富阳新登镇的95岁老兵郎阿来收到一张大“合影”。照片里,郎阿来与80余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富阳老兵再次“相聚”,他们置身风光秀丽的富春江畔,身着笔挺的军装,尽管鬓发斑白,但仍然昂首挺胸,精神矍铄。手捧这张大“合影”,久违的笑容绽放在他布满褶皱的脸上。
连日来,老兵们陆续收到这张大“合影”。寒冷的冬日里,由这场老兵“合影”产生的暖流正不断扩散,温暖着越来越多的人。
这次“团聚”弥足珍贵,这次“合影”来之不易。“合影”活动发起人、富阳正步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薛余华说,由于老兵们居住分散,并且年事已高,无法集中合影。为此,志愿者们历时1个半月,行程1000多公里,逐一上门为老兵拍照,再通过技术合成,才有了这张无比珍贵的合照。
1月11日,随着远在江西的老兵徐志荣加入大“合影”,88位老兵的合照正式定格。“革命年代他们浴血奋战,保家卫国。和平年代,他们深藏功与名。”薛余华说,希望用这一方式向英雄致敬。
为圆老兵梦
78岁志愿者千里行摄
“身边的老兵逐渐离世,为老英雄留下影像的事刻不容缓。”78岁的富阳人何荣发说。他曾担任《富阳日报》摄影美术部主任,是位资深摄影师,退休后一直关心公益事业。这张老兵“合影”,由他全程拍摄制作。
2021年9月,为拍摄老兵“合影”,薛余华找到何荣发。“当时,小薛告诉我,有不少老兵拿着黑白军装照回忆当年的战斗经历,他们十分怀念军旅生涯和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考虑到老兵们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他萌生了为老兵们拍摄军装照的想法,并提出能否将这些照片制作成‘合影’,让老兵们在照片中再次相聚。”面对庞大复杂的拍摄工程,何荣发没有多加思索,他说:“这个拍摄的任务就交给我吧。”
88位老兵,平均年龄90岁,拍摄难度可想而知。第二天一早,何荣发走进薛余华的办公室。根据资料,两人逐一为老兵排好“合影”中的站位。“老兵们共分成5排,拍摄时每位老兵的角度都要和最终成像的照片角度保持一致,这样才能达到合影的效果。”手握着标注得密密麻麻的图纸,何荣发这才感觉心里有了底。
紧接着是确定拍摄方案。近百位老兵分散在富阳各个乡镇、街道。薛余华和何荣发反复研究拍摄方案,最后决定按照老兵们居住分布地、年龄、身体状况,制订计划,逐一上门拍摄单人照。
合影行动于2021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纪念日这天正式启动。之后,何荣发以及志愿者们先后到新登、万市、洞桥、胥口等富阳16个乡镇、街道,总行程近1000公里,终于完成老兵单人照片的拍摄工作。
88张单人照拼成“合影”
在这次拍摄过程中,“喜悦”“感动”是老兵们说的最多的话。在富阳区银湖街道俞官根家中,志愿者刚一进门,俞老就让家人搀扶他走进卧室,取出那枚珍藏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郑重地佩戴在胸前。在背景布前,老人昂首挺胸,爽朗的笑声感染了现场所有人。
在众多花絮照中,一个瞬间让人泪目。照片里,何荣发爬上床板,脚踩在凳子上,双手高举相机。在他的镜头下,是躺在床上的老兵王泉元。
王泉元因病卧床多年。拍摄当天,志愿者们曾多次尝试将老人靠在椅背上拍摄,但效果不甚理想。从老人的眼神中,何荣发读到老英雄发自内心的渴望。“我们绝不能让英雄留下遗憾。”带着这份信念,何荣发与志愿者坚持寻找最佳拍摄角度。
最终,何荣发将背景布铺到王泉元的床上,让穿戴好军装的他平躺着,形成站立的姿势,随着镜头“咔嚓”一声,王泉元的目光中流露中无比坚毅的神情。
“不留遗憾”,这个词在拍摄行动中时常被提起。正因如此,许多困难都被一一克服。拍摄过程中,志愿者们发现有3位老兵没有居住在富阳,为此,何荣发通过电话、微信联系上老兵家人,逐一指导他们拍照。老兵庄正福因病住院,何荣发手绘拍摄角度示意图,让其子女对照着操作图拍摄,为庄老留下珍贵影像。
尽管如此,合影行动依旧留下一个遗憾。在后期成片过程中,第三排左起第二位老兵章志兴还未看到照片,就因病离世了。等到行动收尾时,除了一位老兵因个人原因放弃拍摄外,共有88位老兵完成拍摄。
照片送到每位老兵手中
经过马不停蹄地拍摄和后期制作,2021年11月25日,大“合影”初步完成。连日来,志愿者们已陆续将装裱好的照片送到每一位老兵家中。
志愿军关爱基金的志愿者们将照片放大制成展板,赠送给富阳区党史研究室,并在富阳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主题图片展”上展出。
前不久,富春山馆抗美援朝70周年图片展览厅迎来合影中的8位老兵:徐顺泉、杨绿春、章恒本、曹仁义、施安、叶玉献、张保祥、章荣根。在展厅中,看着“合影”中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老兵们内心涌动,追忆起昔日的烽火岁月和难忘的战友情。
“关爱老兵就是敬畏历史,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记录下他们讲述的每一枚勋章背后的故事,感受他们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和赤胆忠心,这是我们的荣幸,也是发起这一项目的初衷。”薛余华说。
山河今无恙,盛世再重逢。这张特殊的老兵“合影”,表达了人们对老兵的敬仰,更提醒我们——不忘先辈奉献,致敬英雄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