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年糕界的“内卷之王”
年糕谐音“年高”,是国人过年时必吃的一种传统节令食物,所谓“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年糕是一种神奇的食品,它既是主食,又是零食;既沿袭传统,又幻化无穷,存在于各地,吃货们都爱那一口。
浙东西南北中各有一绝
在浙江,提起年糕,名气最大的可能就是宁波慈城的水磨年糕。选上好的粳米,在清水中浸泡三四天,用水磨成米浆,压去水分,再徒手粉碎过筛,置蒸笼中猛火蒸透,之后或舂或轧成大小均匀的条状年糕。水磨工艺使米浆更加细腻,手工搡捣会使年糕更富有韧性。软滑可口,半点不粘牙,而且越嚼越香。蒸、煮、炒、炸……做甜、做咸都是绝味。
新昌年糕曾经在“浙江省十大特色小吃”风云榜里打败了缙云烧饼、金华酥饼和嵊州小笼包,拿到冠军。
新昌年糕也是用粳米做成。相比用糯米,吃起来口感更绵密,也更有韧劲。
丽水的“黄年糕”是浙西南山区特有的碱性年糕。豆腐柴、硬壳柴、山茄子等五六种灌木烧成灰烬,过滤熬煮后制成柴灰汁。将米在柴灰汁里浸泡一天一夜,然后蒸制、捶打、塑形、晾凉。含有的天然植物碱,据说可以防止食积,促进消化吸收。
诸暨当地管做年糕叫“搡”。在没有机器前,年糕都是在捣臼里用木槌搡成。年糕的制作从浸米、磨粉、打糕花、上蒸、蹭捣、做糕,最后晾干,一个步骤都不能少。诸暨的年糕很讲究滑润有嚼劲,因此蒸粉格外重要,要蒸得不生不糊不散不黏恰到好处。可以加入各种不同颜色的蔬菜水果,还可以做成五颜六色的年糕,种类丰富,颜值满分。
本地人的传统吃法是喜欢年糕蘸着白糖或是鲜酱油吃。
各地都有花式味道
江南一带的年糕多是白色,乍看之下区别不大,其实有各种吃法。年糕可以是主食,也可以是甜品、小吃。切片的、条状的;蒸煎炒炸烤煮煨,百般变化,连着吃上几天也不会腻。
● 炒年糕 ●
炒年糕有两种。
一种是年糕唱主角。路边夜宵摊最常见的炒年糕,每个年糕都吸了味,软但不会粘牙。或者来一碗超简单的(桂花)糖炒年糕,一点配菜不放,但每一寸都裹上糖的年糕香得不得了。还有每年春天都会掀起风潮的荠菜炒年糕。在温岭,被评为此生必吃的岩蒜炒糕,多了来自海鲜的鲜美甜润。
一种则是年糕做配料。比如名气超大的蟹炒年糕,螃蟹的鲜香好似都给了年糕,浓油赤酱,口口惊艳。
● 烤菜年糕 ●
宁波著名的烤菜年糕,菜翻炒调味过后加入没过菜的水,缓慢收汁。加入大块的年糕,转小火慢慢焖。菜熟烂,没了青草味。年糕变成琥珀色,沾满咸鲜甜。酱香浓郁,汁水粘稠。
汤年糕大名鼎鼎的嵊州雪菜豆腐年糕,早已征服杭州大街小巷。先炒后煮,笋、猪肉、胡萝卜、蘑菇和年糕同炒,炒到年糕变软,加入豆腐、腌菜翻炒均匀,加入热水焖煮,调味。出锅时放上蛋丝和大蒜叶。年糕Q弹不粘牙,多样配料带来丰富味道。
当然,市面上也能找到各种各样的水煮汤年糕,根据浇头的不同,变换不同魅力。
杨梅季去一次的宁波慈溪,做一次年糕饺是访问古镇的必做项目。把年糕压平,包上自己感兴趣的配料,包成饺子状就可以尽情享用。外皮糯,内里咸香,鼓当当的一个超级管饱。
嵌糕是温岭人最爱的早餐,里面可以裹上炒面、包心菜、土豆、猪肉、油条等。顶端不收口,再浇入一勺肉汤是美味秘诀。
● 炸、煎、烤年糕 ●
炸年糕,外脆里糯,裹着调料香,是今天吃完明天还想点的瘾。
在铁板上压烤的年糕则更有韧劲,两面刷上酱料,完美的下午茶之选。
煨年糕煨年糕是属于乡村的美味。火熄灭,用炭烘烤年糕,表层慢慢收紧,皱起泡后裂开,两面煨好,外脆内软,火带来的焦香味是最大的魅力点。
● 年糕干 ●
可以当零嘴吃的年糕干,可以炒出来,也可以塞入爆米花机爆出来。用沙子炒的米香被烘烤得更淋漓尽致。用盐炒的则更有味。
据诗画浙江文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