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先泡一泡”
高位截瘫大伯时隔四年美美洗个澡
“让我先泡一泡”
高位截瘫大伯时隔四年美美洗个澡
本报记者 夏凌
马桥街道利众村位于嘉兴海宁市城郊,村里留守老人较多,67岁周大伯的遭遇令人唏嘘。9年前,他从高处坠落,导致高位截瘫,之后便一直卧床,老伴周阿姨年纪大了,难以保证让周大伯定期洗澡。
看到本报与省慈善联合总会共同发起的康乃馨“沐浴迎新年”公益助老活动后,浙江福如海医养服务有限公司报名参加。周大伯成为“福如海”提供免费上门助浴服务的对象。
1月12日上午,“福如海”助浴服务人员上门为周大伯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其是否满足床上洗浴的条件。公司事业中心总经理刘倩文说,应老人尽早安排的需求,当天下午2时,护士小杨、护理员小陈及一位辅助人员带着洗浴设备,前往周大伯家。
记者走进周大伯家中,屋子里暖烘烘的,大伯躺在床上,向我们微笑。
擦澡最累人
洗个澡是“天方夜谭”
因为老家拆迁,周大伯夫妻俩目前居住在老年过渡房中,房间不大,但从隔出来的厕所间,马桶边、床沿安装的扶手可以看出,房子进行了适老化改造。
“老周现在右手能稍微动一动,左手不行。他大多数时间都躺着,靠着床头也坐不稳。”周阿姨说,周大伯只能在两边有扶手的轮椅上勉强坐一会,天气好时会推他出去晒晒太阳。
周大伯洗澡是两人最头疼的事,只能靠周阿姨简单擦一擦。因为周大伯体重偏重,又无法自己掌握平衡,周阿姨经常一手扶着他,另一只手擦,每次擦完,她都累出一身汗。为了让妻子轻松些,周大伯也拼命用右手抓在栏杆保持稳定,累得气喘吁吁。
周大伯曾享受过一年“洗澡自由”的时光。2017年,海宁市开展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助浴服务活动。第一次助浴时,周大伯看见服务人员是女的,有些害羞,又有些担心,怕自己体重太重,服务人员搬不动他。后来,在服务人员耐心解释劝说下,他答应试试。“老周洗过澡后,不仅身上没气味,精神状态也好了,睡得很安稳,我也轻松些。”周阿姨笑着说。
那年活动提供了12次助浴服务,让周大伯过足了洗澡瘾。如今,听说有机会免费享受助浴服务,周大伯说不出的激动。
时隔4年再圆洗澡梦
助浴讲究“一人一方”
在周大伯和我们聊往事的时间里,3位工作人员已做好洗浴的准备工作:小杨为老人进行浴前生命体征检查,小陈和辅助人员把消过毒的医用充气浴槽取出,并打开带来的取暖器。因为周大伯家没有热水器,要先将冷水和开水在水桶中调成温水,再一桶一桶拎进房间。
一切就绪,小陈将周大伯轻轻翻向床一侧,在老人之前躺着的位置放上充气浴槽。浴槽就像床单一样薄,老人很轻松就能重新翻回躺在浴槽上。浴槽充气时会有噪音,细心的小陈为老人戴好消音耳罩。不多时,周大伯便躺在一个橡皮艇似的浴槽中。大家一起帮忙,为大伯脱去衣物,开始往浴槽中注水。
小杨继续用温度计量水温,还用手腕沾水感受,确保水温在35-40℃之间。“虽然助浴基本流程一样,但每位老人的情况不同,我们也要做到‘一人一方’。”刘倩文解释,周大伯胸部以下没有知觉,无法及时告诉水温是否烫了,工作人员就要格外关注水温变化,避免老人被烫伤或着凉。
水注满后,小杨和小陈将一块蓝色浴巾搭在浴槽两边,贴心地挡住周大伯的身体隐私部位,免得老人尴尬。周大伯闭上眼说:“让我先泡一泡,太久没浸到过水里了。”简单的表达让周围人动容。
洗完澡身心舒畅
清清爽爽迎新年
因为老年人泡在水里的时间不能太久,周大伯“泡一泡”的愿望没能持续几分钟,小杨和小陈便分别开始替他洗头和身体。洗浴中,小杨一直关注老人的面色、状态,预防他出现胸闷、气短的情况。大家也时不时跟大伯聊聊天,问他水温怎么样,有什么要求。
过程中,周大伯一直神色轻松。小杨夸他不愧是有助浴经验的。“我碰到的大多是第一次享受助浴服务的老人,他们在洗之前通常会很抵触,觉得不好意思,也怕洗不干净。但洗完后,看着自己神清气爽的样子,都会主动跟我们约下一次助浴时间。”
第一道擦洗完成后,服务人员又注入一槽清水进行清洗。周大伯家没有浴室可以下水,服务人员将水排在桶里,一桶一桶拎出去倒掉。水排空后,服务人员为周大伯擦干身体,穿好衣服,再吹干头发。小杨再次测量老人的血压和心跳,一切正常。看着服务人员还在帮忙收拾屋子,整理设备,周大伯的脸上满是笑容,话也多了起来。“4年了,终于洗上澡,我今天很开心。今年可以清清爽爽过新年了。”
刘倩文告诉记者,其实有助浴需求的老人很多,大部分是居家失能半失能老人,如何让价格与服务质量取得平衡,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离开时,周大伯坚持坐轮椅送我们到门外,他再三表示感谢,希望我们能多组织这样的公益活动,为像他这样的老人带去清洁和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