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2版:新闻

勤劳节俭美德不会过时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立下勤劳节俭的家训,他既是家风家训的倡导者,更是勤俭美德的践行者。

  记得我6岁那年,在青黄不接的麦收后期,家里断了口粮。于是,父亲把生产队分给家里的麦秆统统背到堂前,搭好门板,硬是一把把地把麦杆重新捶打一遍。打出来干瘪的麦粒,磨成粉,烧成菜糊,使全家度过艰难时刻。

  父亲的勤劳在村中远近闻名,他种的稻谷和蔬菜总是比别人家品种多、产量高。土地承包到户后,父亲更是起早贪黑,在田间埋头苦干。

  父亲52岁时患了肺结核,我们劝他少做些农活,他却笑着对我们说:“人是越嬉越懒,越吃越馋。”

  父亲不仅是务农高手,泥匠、电工、编竹篮、理发、补鞋、裁缝样样会做,制作印糕、麦果、粽子也难不倒他。父亲虽然只读了三年半的小学,但他会画画,更写得一手好毛笔字,乡邻都非常敬重他。

  父亲还十分节俭,他不抽烟不喝酒,只喝淡茶。他坚信只有思前顾后,才会衣食常够。他有一只木箱,我们看来无用的铁钉、螺丝、电线、铁皮,甚至是编织带、橡皮绳,在他眼里都成了宝贝。有时看到我们扔掉,他会悄悄地拾回来收进箱子,说总会派上用场的。

  勤劳节俭的家风家训,父亲的言传身教伴随我成长。高中毕业回乡务农、工作,后来考上大学,再到毕业进城从事教育工作,不论走到哪里,熟知我脾性的人大多会给我一个“节俭”的评价。

  时至今日,虽然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积极倡导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不会过时。作为一名从事了几十年教育工作的老教师,尤其是作为区关工委讲师团的成员,我有责任、有义务将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好品德,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朱丽娟(绍兴市上虞区)


浙江老年报 新闻 a0002 勤劳节俭美德不会过时 2022-01-04 浙江老年报2022-01-0400012 2 2022年01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