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连线三地养老机构
开辟绿色通道 提供个性服务
面对日益复杂且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全省部分地区养老机构实行全封闭管理。老年人过得怎么样?养老机构内,又发生了哪些暖心故事?
护药志愿队
解决配药难题
“疫情就是命令!”6日一早,宁波镇海区康庄颐养院负责人张惠召集全员会议,商讨采取紧急封闭式管理措施。
“封闭管理前期,老人和家属都着急配药,可我们又出不去,天天想办法,找云医院、志愿者帮忙,保证每个老人最少备上半个月的药物用量。”张惠说。
在得知镇海区多家养老机构陆续出现老人常用药短缺的情况后,镇海区天愿志愿者服务中心志愿者王凯华临时组建了一支“护药志愿队”,协调鄞州蓝天救援队、宁波斑马救援队等志愿者团队,尽快将老人所需药品送到各养老机构。
就在这两天,宁波市康宁医院还开启一条“绿色通道”,养老机构列出老人用药清单,通过疫情特殊时期“先取药后结算”流程,经志愿者护送,精准、快速地送到养老机构。
“志愿者不需要经过排队、挂号、门诊、抓药等流程,节省大量时间,效率也更高了。”宁波市镇海区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
“爷爷,我们就待在家里不出门,多洗洗手,多开窗通风。”杭州萧山区社会福利中心医务人员每天都会将院外的疫情情况告知老人。
酥软的红烧羊肉、滴绿的姜汁菠菜、鲜美的椒盐鲫鱼汤……这几天降温,该福利中心食堂还特意推出冬季菜单,为老人们增加营养。
萧山区社会福利中心主任陈宏伟介绍,中心在宣教、饮食、心理、娱乐活动等方面都专门配备了暖心举措,确保院内老人在封闭期间生活有规律,安全有保障。中心依据每层楼老人的服务需求,精心设计一日活动表,组织大家分区分层、错时开展活动,由以往的集体活动改成3至4人的小组活动。手指操、听广播、晒太阳、做手工、下象棋、健身等,一系列活动充盈着老人的日常生活。此外,老人们还可以“自助点单”,增设自己需要的服务。
“虽然福利院封闭管理,但我们的生活依旧很丰富,工作人员为我们考虑得很周到,住在这里感觉很安全、很幸福。”住在萧山区社会福利中心的魏祖民说。
全面封闭管理后,萧山湘湖颐养中心的老人们也说,自己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常会有工作人员带着大家在操场做养生操。不少老人也能自得其乐,在院里剪窗花、做插花,玩得不亦乐乎。
服务可点单 院内生活不孤单
“疫”现心声广播站 成了老人新舞台
上午9时,一阵清脆的女声从绍兴市社会福利院传出。“各位阿公阿婆、工作人员们,大家上午好!这个冬天,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大家的生活节奏,考虑到各位阿公阿婆这段时间无法外出,院内聚集性活动也都暂停,我们成立了广播站,从今天开始为大家播送精彩节目,欢迎各位收听,特别是需要互动的栏目,希望各位阿公阿婆踊跃参加,展示自己。”
播音员是绍兴市社会福利院社工部工作人员的许褀琦,她的边上还坐着一位特别的主播——85岁的肖桂香。原来,肖桂香年轻时曾在上海广播电台工作过一段时间。播音刚开始,肖桂香还比较紧张,许褀琦便先让她和大家做自我介绍,一番引导过后,肖桂香渐入佳境。“早安福利院”“健康扭一扭”“红星闪闪”,一个个别出心裁的栏目让福利院热闹起来。
许褀琦说,现在院内很多聚集性的社工活动都无法开展,老人们也不能外出,通过开设“疫”现心声广播站这种新的形式,大家都感到耳目一新。
“昨天广播的时候正好接到通知,卫生院要来给我们做全员核酸,我就在广播里通知老人有序前来进行核酸检测,老人们说,这让他们回想起以前村里大广播播报的情景。”许褀琦说,接下来,“疫”现心声广播站还打算增加方言广播部分,让更多感兴趣的老年人一起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