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规范 用爱照护
橡树医院让失忆长者安享晚年
专业规范 用爱照护
橡树医院让失忆长者安享晚年
【慈孝名片】
杭州橡树医院践行专业、尊重和爱的服务理念,打造认知症专科杭州第一品牌。橡树3家机构收治400多位认知症患者,根据认知症患者的特点,制定并实施医疗保障、康复训练、优质护理、生活照料、合理营养的五位一体服务模式,帮助认知症老人在快乐幸福中慢慢老去。
本报记者 张伟群
杭州橡树医院有两家医疗机构、一家医康养服务中心,共520张床位,收治对象中75%以上为认知症患者,平均年龄在87岁左右。守护认知症老人,延缓记忆流逝,靠的不仅是专业技术,更是尊重和爱。这种爱,有医护人员的陪伴,有老人子女的孝心,也有来自社会的大爱。
专业规范 留住流逝的记忆
医院护理院长冯怡(主任护师)说,认知症老人虽然正在丢失记忆,失去各种生活能力,但他们曾经为家庭和社会作出过贡献,橡树有责任陪伴他们走过人生最痛苦的阶段。
面对认知症老人,这里的医护人员总是有办法。有位70多岁的老爷子,每天傍晚会在走廊上来来回回地走,说在找妈妈。护士问他,你妈妈在哪里?他说,我妈妈在天堂。护士说,那我陪你去找吧。路过一个热闹的病房,护士就牵着老爷子进去瞧,认知症老人记忆很差,分散下注意力,找妈妈的事情就忘记了。
医护人员把娃娃玩偶送给认知症老人,很多奶奶整天把洋娃娃抱在手里,摸摸小手又摸摸小脚,疼爱得不得了。一位老太太平时脸上看不出一点表情,也不开口说话,可一见娃娃,竟然凑到洋娃娃脸上亲了一口,细心呵护起来。问她,这个娃娃是谁呀?老太太一下子健谈起来,一会儿说是自己的女儿,一会儿说是自己的孙子……护理院长冯怡说,这是一种非药物干预方法,对待认知症老人,不仅要照护好,更要让老人找到价值感,重拾快乐,感受生活的意义。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为了保护在院老人,橡树医院实行封闭式管理。老人想念亲人,家属想念老人,常常情绪不稳,橡树想到了一个办法,由护工将老人送到大厅,隔着落地玻璃与家人见面。靠着隔窗相见,有病重老人和老伴、儿子见上最后一面,了却最后心愿;有老夫妻隔窗合影,当做自己的90岁生日礼物……医护人员和护理员更是把各种认知训练和非药物干预做到了床边。橡树的员工说,疫情之中,他们的职责就是隔离病毒,不隔离爱。
感恩尽孝 让子女大声说出爱
爱是通用的语言,对生命的尊重和亲情的陪伴,是橡树医院用来治疗认知症的另一种“疗法”。
2016年,橡树举办第一届孝文化节,至今已连续举办6届,疫情之前,每届参与人数都有500多人。橡树员工纷纷为长者表达孝心,送花、按摩、洗头、下棋、洗脚,陪他们聊天、唱歌、去公园散步。
在孝文化节上,家属要为老人做一件表达爱意的事,比如带着孩子陪老人一起吃饭,亲手为老母亲做一串项链。一位65岁的儿子为88岁的父亲洗脚,并大声说:“爸爸,我爱你!”话音未落,儿子已泪流满面,说长这么大从来没有给父亲洗过脚,更是从来没有对父亲说过爱,内心愧疚不已。
后来,幼儿园的孩子、志愿者队伍的年轻人、街道文艺团队的中年人也加入到橡树孝文化节,欢乐互动中,失智老人感受到了社会的爱,不同年龄段的人受到了孝德的洗礼,让孝文化传播得更远。
慈孝剪影
一封表扬信
我母亲92岁,晚上睡眠少,醒了以后,两只手就不停地想抓掉身上的尿不湿。阿姨(医疗护理员王锦秀,编者注)为我母亲缝制了连体衣裤,穿上以后,妈妈的手就无法伸进去撕尿不湿,她的床再也没有弄湿过。阿姨每周给我妈洗澡,看着头发长了还帮忙修剪,照护得很周到。母亲有一次脑子不清醒,半夜起来,用水去泼阿姨,阿姨扶母亲坐下后,自己擦干身上的水,微笑面对。
一位家属的感言
先生老董2018年8月住进橡树医院,当时他已拒绝进食5天,体重只剩下104斤。由于患认知症,老董“不听话”,儿子和4个侄子花了很大力气才把他送到医院。崔医生是他的主管医生,吴师傅是他的医疗护理员,他们耐心、细心照顾老董。没多久,老董体重从104斤增至150斤;从一开始天天吵着要回家,到我离开时会安静送我至病房口说“再见”;走廊散步时,医生、护士、护理员们与他打招呼,他都会笑呵呵地回应……医生总说“有我们在”,我作为家属深感宽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