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17版:孝贤

公益助老 种福得福
种福堂成了癌症老人的“家”

  公益助老 种福得福

  种福堂成了癌症老人的“家”

  【慈孝名片】

  杭州种福堂中医医院成立于2018年,现有病床60张。医院以“种福得福 精诚仁医”为理念,在做好肿瘤中医治疗的同时,将病房打造出“家”的感觉,更好地服务老年患者。

  本报记者 夏凌

  阳光明媚的午后,杭州种福堂中医医院一片宁静、祥和。这家成立仅3年多的中医医院,用满墙锦旗诉说它的口碑和信誉。

  “医疗精益求精 护理亲上加亲”“尊老敬老真心为老 医德医术皆为一流”……与其他医院的锦旗相比,患者们夸赞的内容里更多的是对医院尊老敬老的肯定。93岁的赵爷爷一边享用医院专门为他炖的莲子羹,一边告诉记者,这里除了治疗有特色外,周到的服务更让人像在家一样安心、舒适。

  从门诊到住院部 让老年患者不心慌

  种福堂中医医院的创立可以追溯至2003年,它是彼时成立的杭州艾克中医肿瘤门诊部延伸服务的升级版。两家医疗机构的创始人都是孙彩珍,她告诉记者,创办种福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她想办一个住院部。

  住院部不仅会加大人力开支,责任也更重。孙彩珍为何会做这个决定?她解释,老年患者中有不少独居老人,他们常向医务人员倾诉,子女不在身边,心里发虚发慌。从医30年,孙彩珍清楚地知道,肿瘤中晚期病人的生活质量较低,因此,她决定为老年患者建立一个像家一样的住院部。

  2018年,杭州种福堂中医医院正式成立,可开放病床105张,供给有需要的老人踏实养病。

  “为老人尽孝,为子女减负,是我们中医人的担当。”孙彩珍说。

  从“硬装”到“软装” 成就老人心中的“家”

  肿瘤病人心情舒畅有助治疗,基于这一点,种福堂总是顺着老人,把住院部办得有些“不务正业”。

  90岁的胡爷爷住进种福堂住院部后,一直惦念家中老藤椅,医院便上门取来,把老藤椅摆在病房窗台边。老人每天坐在上面听广播、看书,说心里踏实多了。

  老人喜欢种花,医院在病房里安装花架,买来花盆、花泥,供老人使用;老人喜欢看书,就在病房里添置书架,帮老人把书从家里搬来……渐渐地,病房成了花房、书房,成了老人心中的家。

  除了“硬装”,“软装”也要跟上。医院每月开办茶话会,老人们欢聚一堂;每位老人生日,医护人员会提前买好蛋糕,一起庆祝;逢年过节,医院会安排主题活动,如“八一”建军节请老人讲述参加战斗的往事,重阳节举办联欢会等。此外,医院还布置老年活动室和花园平台,供老人下棋、写书法、读书看报、种植花草、喝茶聊天。

  从义诊到直播 健康养生惠及更多老人

  多年来,种福堂一直致力于助老公益活动,坚持开展送医下乡、公益健康讲座等活动30余场。2019年3月的一次进村义诊中,孙彩珍发现不少农村老人一辈子没去过医院。一位血压很高的大爷还天天喝酒,他说感到身体不舒服,但不知道怎么办。这让孙彩珍感到基层健康科普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经过一段时间调研和准备,2020年3月,种福堂正式开启网络直播——“名医直播间”,主要讲授老年病预防、节气养生指导、心理健康指导、饮食指导等知识。至今,已播放20多期,惠及老人3万余人次。

  此外,在2020年疫情期间,种福堂第一时间把口罩等防疫物品送给社区一线防疫人员和养老院老人,并配制一批中药配方“防感饮茶”,捐赠给多家养老机构。

  浙商说孝贤

  孝顺就是要顺,对待父母长辈,我们不仅要孝,更要顺着他们的意思和脾气,让他们舒心。

  院里的患者基本是老年人,我喜欢和他们交朋友,接诊时会“摸一摸”“拍一拍”他们,说些鼓励的话。我常和员工说,对待患者要有感同身受之心,像对自己的长辈一样尊敬关爱他们。

  ——杭州种福堂中医医院创始人 孙彩珍


浙江老年报 孝贤 a0017 公益助老 种福得福
种福堂成了癌症老人的“家”
2021-12-07 浙江老年报2021-12-0700005;浙江老年报2021-12-0700013;浙江老年报2021-12-0700014;浙江老年报2021-12-0700017;浙江老年报2021-12-0700006;浙江老年报2021-12-0700019 2 2021年12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