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孝而信 善举享富
东塍慈孝文化成百姓共富“金钥匙”
![]() |
因孝而信 善举享富
东塍慈孝文化成百姓共富“金钥匙”
本报记者 徐小翔
前段时间,“文化的力量——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展览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行,其中一张名为“临海市东溪单村乡贤会每年举行重阳节祝寿会”的照片引人注目。这背后的故事还要从10年前说起。
2011年,临海市东塍镇东溪单村成立中国首家村级孝心基金,引发关注。如今,东塍镇慈孝文化已深入人心,生根发芽。
空心村设立慈孝基金
2006年,临海市东塍镇东溪单村乡贤成立临海市首家村级教育奖励基金。2011年,又筹资35万元成立专门用于弘扬和传承孝道文化的中国首家村级孝心基金会,后于2016年初合并为慈孝基金。10年来,东溪单村坚持每年农历正月初六,举办慈孝日活动;每年重阳节,为村里老人举办集体祝寿宴;慈孝基金会为80周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生活补贴和节日礼品……
10年前,东溪单村的2000多名村民,其中有近四分之一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进门一盏灯,出门一把锁,是当地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但也有一些家庭里,年轻人全心全意照顾老人。有村民提议,应该肯定这些用心照顾老人的子女,同时给其他人树立榜样。从那以后,每年村里都以村民自发推荐的方式,评选出十佳孝星、孝子孝媳、孝心小标兵等典型人物,推动村风民风的持续改善。
以孝心作担保 因“孝”而“信”
走在东溪单村的村道,记者发现,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办家庭作坊,从事彩灯加工等行业。如今,村民们足不出户便可实现数十万元年收入。
依托东塍镇作为中国最大的彩灯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东溪单村发展起电商产业,设立电商孵化中心,鼓励青年创业。
创业难逃资金关。慈孝文化浸润下的东溪单村,因“孝信”文化建设,成为首批浙江省级信用村,通过“以孝心换信用”贷款,既解决村民创业之需,也进一步彰显慈孝和信用的价值。周仁伟是“孝心基金”评选出的“十佳孝星”之一。2012年,他因为“孝”获得一笔10万元的低息免担保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慈孝村不仅要提倡孝亲敬老,最终要找寻致富的“金钥匙”,一起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通过倡导慈孝文化,人心齐了,大家就都想着一起‘共富’!” 东溪单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单国取说。
乡贤助力乡村治理“新模式”
东溪单村因文教兴盛,人才济济,各领域在外乡贤众多,达150多户。
2017年,东溪单村成立台州市首家经民政部门注册的乡贤组织——东溪单乡贤会,探索构建新形势下乡村治理体制的新模式。近年来,东溪单村积极探索“乡贤+慈孝文明”的治理模式,以“绿富美”行动为内容,带领东溪单乡贤会会员发挥视野与资源优势,以“输入者、驱动者、指导者、分享者”身份,发挥“补位”与“辅治”作用。
“乡村振兴需要乡贤参与,营商环境优化了,老百姓也满意。”单国取以东溪单村实践为例谈道,一大批乡贤携资金、项目以及发展理念回村,点燃乡村发展的火种。
百花齐放孝满园
如何将东溪单村的好经验传播出去,在区域内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一直是东塍镇各级领导思考的问题。
百姓戏台、慈孝文化广场,随处可见的慈孝文化元素,如今已经深入老百姓生活。在白箬村,老人用餐不便问题突出,前几年,村里开办老年食堂,每周供餐6天。去年,猪肉价格上涨,白箬村老年食堂菜篮子“告急”。村同乡会立即发动会员积极捐款,保障老人餐餐有肉。
在下街村,老人和子女一起参与老年大学慈孝课堂,通过一起活动、听课,让村民感受传统慈孝文化魅力。“在慈孝文化感召下,村民之间很少有吵架、闹矛盾的现象,大家以集体为荣的共同价值理念已经形成,提升了乡风文明。”东塍镇党委相关负责人说。
慈孝剪影
走进91岁的单桔香家,她正在张罗午餐。老人育有四儿二女,现和小儿子同住。
说起当地孝文化,单桔香算得上是见证者。每年生日,她都会收到村里给她定制的生日蛋糕,重阳节会收到慰问金及慰问品。而十多年来,单桔香每次收到慰问金后,都会将钱捐回给慈孝基金。
“母亲常说,自己生活足够了,要把钱用在更需要的人身上。”单桔香的大儿子秦云根说,2006年开始,按照母亲的要求,每年都要为基金捐款。慈孝文化,已经在此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