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13版:孝贤

延续百年 女孝媳贤
“孝礼万田”让传统文化焕发新动力

  延续百年 女孝媳贤

  “孝礼万田”让传统文化焕发新动力

  【慈孝名片】

  万田乡位于衢州城西北,面积25.2平方千米,辖区内有60岁以上老年人4500余人,目前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有4个老年食堂在运营。

  本报记者 戴虹红

  重阳节刚过,103岁的舒秋莲和一直照顾她的女儿、80多岁徐梅香已经在盼望着明年正月十八的“女儿节”。“女儿一直陪着我,我希望其他人的女儿也能多回来看望父母。”

  在衢州柯城区万田乡,因为一个历经600多年的传统节日被众人所知,也因为这个节日,使人口只有1.7万的万田乡有着深厚的孝文化底蕴。

  孝传统延续600多年

  余家山头村隶属柯城区万田乡,这个村以孝闻名。明朝天顺六年(1462年),余氏始迁祖守益公立下规矩,凡出嫁女儿,在农历正月十八这一天必须回家省亲,并参加祠堂祭祖礼仪,这一风俗一直延续下来,由此更是流传下“十八十八,女儿回家”的俗语。

  每年的这一天,回嫁家的女儿们都会为父母买来新衣以及各种传统糕点、礼品,为父母洗头、梳头、洗脚、剪指甲……村里会开设“百家宴”,观看社戏,舞龙灯,热闹非凡。女儿们还会参加族长组织的巡村,与族人一起去祠堂祭祖。这在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大环境下显得尤为包容。

  2010年,在民俗专家的群策群议下,这个传统活动终于有了一个温馨的名字——女儿节。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村里每年都会通过自荐、推荐、村民评定的方式评选出一批“好女儿”“好媳妇”。2012年,女儿节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村还被评为“衢州市孝文化教育基地”和“浙江省春节文化特色地区”。

  新时期赋予孝文化更多价值

  仅仅一个村的孝不够,要将这一传统让更多人来践行;仅仅女儿的孝不够,所有的子女都应该孝亲敬老。这些年来,万田乡政府借由余家山头村“女儿节”,不断推进孝文化建设,并为这一传统活动注入新元素。

  乡党委先后出台《关于成立孝心基金会的通知》《关于开展孝心模范评选活动的通知》以及《关于创建孝心示范乡村的实施意见》,要求每个行政村设立孝心基金,并在村账里独立设置孝心基金项目,专款专用,用于奖励村里的孝心道德模范;深入开展家庭赡养老人协议签订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家庭养老责任制度,覆盖率达100%;组织开展家庭尊老敬老实践活动,要求家庭成员每周至少为父母改善一次生活、每月至少为父母清扫一次居所、定期为父母换洗被褥……

  事实上,这些有细节有温度的“要求”已成为万田乡许多家庭的自觉行为。

  因为得到良好的照顾,有的老人焕发出新活力,甚至有了“新工作”。许多村在打造一村一品产业过程中,融入孝文化。冯坦村的邓樟树妹,儿子一直边做粉干生意边照料她的生活起居,已经78岁的她,因为烧得一手好菜,从今年4月开出做粉干制作网络直播,让“坦上的粉干”变成“全网的粉干”。

  为孝亲敬老

  提供机制保障

  孝亲敬老需要儿女的温情守护,也需要制度保障。

  近年来,万田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社会组织朗馨之家养护中心连接形成康养综合体,与柯城区中医院达成合作,建立“康养+医养”的新型养老模式。

  服务中心可为老人提供辅具租赁服务;通过养老智能设备及云平台大数据,为居家长者提供上门服务和安全保障;配餐间和长者食堂可为周边老人提供配送餐服务;朗馨书吧满足老人阅读需要;康复理疗室为长者提供康复理疗服务;日托室和活动室可为老人提供日托服务和活动场地。

  万田乡卫生院则每年为全乡老年人提供一次健康体检,并根据结果进行健康指导;每季度提供一次健康教育宣传;每半年提供一次免费义诊。

  在实现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的同时,村级老年食堂正在全面推广,目前已有4个老年食堂在运营。

  大德之本,以孝为荣。“孝礼万田”正成为万田乡的一块金字招牌。

  书记说孝贤

  每个家庭的小孝组成了万田乡大写的孝,当孝文化深入人心、深入家庭、深入社会,那么对于基层治理工作来讲,很多事情就会水到渠成。以孝文化作为社会治理的助推器,不仅让万田乡成为“以孝为荣、不孝为耻、以孝为美、不孝为丑”的衢城孝乡,更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社会管理创新机制。

  ——万田乡党委书记 郑迅舟


浙江老年报 孝贤 a0013 延续百年 女孝媳贤
“孝礼万田”让传统文化焕发新动力
2021-12-07 浙江老年报2021-12-0700005;浙江老年报2021-12-0700011;浙江老年报2021-12-0700013;浙江老年报2021-12-0700014;浙江老年报2021-12-0700006;浙江老年报2021-12-0700009;浙江老年报2021-12-0700016 2 2021年12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