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10版:孝贤

观潮圣地 善治助力
丁桥老农民变身乡土文艺先锋

  观潮圣地 善治助力

  丁桥老农民变身乡土文艺先锋

  【慈孝名片】

  嘉兴海宁市丁桥镇位于钱塘江畔,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30.5%。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丁桥镇通过各种方法保障老年人收入,为老年人文化养老创造条件,长寿老人明显增多。

  本报记者 张伟群

  丁桥镇现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13387人,在一些村社,老年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比例已达40%左右。但走进丁桥镇,人们看到的是道路笔直宽阔,田野种满庄稼,新楼整齐排列,企业一家接着一家。

  是什么让“老龄化”的丁桥闪耀着向上、奋进的时代之光?丁桥人的回答是“慈孝”,是慈孝之风带动文明乡风,是慈孝之力推动乡村振兴、开拓共富之路。

  仓廪实 老年人口袋鼓起来

  丁桥镇海星村已连续4年为70周岁以上村民发放重阳节慰问金。“以前我们可做不到这么大手笔。”59岁的赵勤华曾在海星村当了13年的村主任、村支书。她回忆,那时,村集体没什么收入,想要照顾老年人很难。

  后来,海星村集体经济越来越好。2018年,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由村集体出资,在每年重阳节为老人送上“大礼”:送慰问金,请吃饭,请看戏。

  让农村老人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才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根本。丁桥镇通过失土保险转社保等途径,让很多老农民有了退休工资。口袋鼓了,笑容多了,老人越来越长寿。2016年,全镇有90-99岁老人246人,百岁老人1人;到今年8月,这两个数据分别增加到362人和6人。

  知礼节 老农民享受文化生活

  72岁的阮金宝是海潮村业余戏曲队发起人,5年前,她和几位老邻居组建了这支队伍,现在已有13人,队员年龄从52岁到73岁不等。每周,他们都要到村里的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排练,很多节目都是队员们自编自演的,像《红船颂》《垃圾分类歌》《喜看今日新农村》等。他们还曾代表海潮村到嘉兴市表演。

  “唱唱跳跳,身体好了,心情也开朗了。”阮金宝说,村里很多老人都爱看他们的表演,抛弃麻将桌,远离家长里短。年轻一点的队员还把戏曲队日常拍成短视频,让丁桥老年“艺术家”们的气息通过网络传播得更远。

  丁桥镇已建起16个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实现村社全覆盖。这些照料中心为农村老人提供开展文化活动的场地,特别是镇级示范型养老服务中心,成了老年文艺爱好者的家园。

  树新风 善治助力乡村振兴

  丁桥很多村社都建有老年志愿队,身体健康、相对低龄的老年村民,主动担负起文明宣教、政策宣传、帮扶助困等工作。赵勤华就在十多个村的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文化礼堂等场所做着这些工作,还帮助培训新的宣教员、助老员。现在,很多老年村民更加遵守交通规则,更加懂得垃圾分类,也更加明白家庭和谐、邻里和睦的重要性。

  过年过节,丁桥人最爱参加的是敬老礼仪活动。老人们在子女搀扶下落座,子女们行祝寿礼,敬上感恩茶,喂父母吃蛋糕……子孝孙贤的温馨场面感动了很多人。

  共同富裕,文化先行。丁桥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慈孝文化树起文明新风,帮助丁桥走出了一条乡村善治之路,并以乡村善治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全镇开创共同富裕的美好图景。

  慈孝剪影

  年轻人的孝

  金扬村一对新人节俭办婚礼,用省下的钱买了100多份小礼物,送给村里80周岁以上的老人,与他们分享喜悦。这一举动得到老人的一致赞许,也被当地年轻人纷纷效仿。

  我们的节日

  在丁桥镇遍地开花的“我们的节日”“我们的村晚”,老年人往往是主力,从上台表演到幕后策划,都有他们的身影。

  设在村里的老年电大,则为老年村民开设了丰富的“第三课堂”,舞蹈队、合唱队、太极拳表演队……总能找到一款适合自己。

  重阳节收“红包”

  今年重阳节,丁桥镇海潮村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又收到节日“红包”,不少老人已是第9年享受到这份福利。

  “今年为1321位老人送上慰问金,共35万多元。”海潮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宋水琴介绍,这份慰问金在2013年重阳节正式亮相,60周岁以上村民,按照年龄段分别可领取200-1000元的慰问金。


浙江老年报 孝贤 a0010 观潮圣地 善治助力
丁桥老农民变身乡土文艺先锋
2021-12-07 浙江老年报2021-12-0700005;浙江老年报2021-12-0700011;浙江老年报2021-12-0700012;浙江老年报2021-12-0700013;浙江老年报2021-12-0700007;浙江老年报2021-12-0700009 2 2021年12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