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15版:浙里养俱乐部

小辰光的书包

  小辰光的书包

  早上,我在楼下看见,有位小学生把书包放到地上,看着很沉的样子,我问:这书包该有20斤吧?他说,十几斤肯定有的。

  这不由让我想起了小辰光的书包。记忆很神奇,尽管久远,也零零碎碎,还能拼凑出完整的图景来。

  “小呀么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那时的上学路上,小孩子夹着书包,蹦蹦跳跳去学堂。书包为什么是“夹”,而不是“背”呢?那要从“母亲牌”书包讲起。

  我是1954年上的学。开学前,母亲用簇新的蓝卡其布缝制了一块二尺见方的布巾,布巾的一角拴一根带子,带子的末端系个铜钿,这就是我的书包了。

  那时我们没有铅笔盒,课本、铅笔、尺子和作业本,一股脑儿放在布巾上,将方巾的对角摺叠过来,再把左右两角对折包好,然后用有带子的布角包裹起来,带子绕上数圈,铜钿塞进捆上的带子里。这样的书包方方正正,端在手上或夹在腋下,既牢靠又轻松。

  那时的书包装满也就一、两斤重,父母对子女也没有过高的要求,只求孩子能识文断字、懂得做人的道理就行。放学了,我们也没啥回家作业,就去田野割些青草喂猪羊,接着帮家里做晚饭。

  后来上初中、高中,我也没有过像样的书包。但小乾坤有大世界,方巾书包和其他“不像样”的书包丰富了我的知识,陪伴我成长,让我成为身披白大褂、项悬听诊器的白衣战士,兢治病救人四十余载。

  万全金


浙江老年报 浙里养俱乐部 a0015 小辰光的书包 2021-09-07 浙江老年报2021-09-0700007 2 2021年09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