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关怀 舞队自律 黑科技助阵
广场舞降噪法宝多
社区关怀 舞队自律 黑科技助阵
广场舞降噪法宝多
本报记者 林乐雨
广场舞积极向上,老少咸宜,深受中老年人喜爱。为推动这项运动健康和谐发展,降低广场舞噪声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各级政府、部门、街道社区不断探索尝试,总结出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
同时,越来越多广场舞爱好者也逐渐意识到噪声污染的危害,积极加入到降噪静音、文明跳舞的行列中来,想出了很多好办法。
社区积极助力 安排合适场地
“张阿姨,这首舞曲声音太大了,麻烦把音量调小一些。”杭州市上城区紫阳街道凤凰社区的文娱委员上官萍身穿红马甲,向社区里的广场舞领队提出自己的建议。
上官萍告诉记者,引导辖区内的广场舞团队文明健身是她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降噪势在必行,但社区也会尽力为喜爱广场舞的阿姨们创造宽松的舞蹈环境。
为了让辖区内的广场舞爱好者跳得尽兴,凤凰社区的工作人员在活动中心专门开辟出两间练舞房,摆上音响设备,还做了隔音处理,阿姨们可以在这里尽情起舞。上官萍说,如果阿姨们想要到户外运动,也可以到临街的文化公园。那里离居民区较远,对生活影响小,舞者可以尽情释放自己的热情。
不止是社区工作人员,不少广场舞领队们也争做“文明舞队”的带头人。温州市永嘉县东城街道陡门社区欣欣舞蹈队队长张阿姨给每位队员配发了一副耳机。悠扬的歌声响起,现场却没有嘈杂的音乐,十几名舞者的动作依旧整齐划一。张阿姨坦言,其实大家更习惯听着扩音器中激昂的音乐起舞,但为了响应降噪的号召,大家一致同意戴上耳机起舞。
安装防噪神器 音量超限报警
自从装上“防噪神器”,宁波市江北区慈城广场周边,关于广场舞噪音扰民的警情同比下降90%。
这个防噪神器叫做太阳能噪声检测仪,由太阳能电板、分贝仪和显示器组成。“40”“50”“70”……随着广场内的音乐起伏,显示器上的数字会实时变化,一目了然。当广场内的噪音超过临界值时,检测仪就会响起警报声。
慈孝广场是当地广场舞爱好者的“根据地”。每天晚上7时至9时,总有人聚集在这里潇洒起舞,由此产生的噪音曾引来不少周边居民投诉。
慈城派出所郭警官说,其实,老人们不是故意扰民,他们只是不清楚究竟该把音量控制在什么范围。2019年10月,宁波市公安局江北分局副局长洪斌提议,在广场舞聚集场所安装噪声检测仪,对广场舞噪声进行实时监控、提醒。慈城派出所辖区的慈孝广场和云鹭湾广场成为首批试点区域。
慈孝广场与最近的居民楼直线距离相隔100米,经过噪声传播公式推导结果显示,85分贝既不会对最近的居民楼产生干扰,也不影响广场舞音乐的播放效果。于是,慈城派出所民警将广场检测仪的报警临界值设定为85分贝。“在不扰民的前提下,我们也希望大妈们能够享受运动的快乐。”郭警官说。
“自从有了这款检测神器,我们再也不用纠结音量应该开多大,再也不用担心会被投诉扰民,大家跳起舞来更安心、更起劲。”广场舞领队黄阿姨说。接下来,噪声检测仪将在宁波地区普遍推广,惠及更多人。
黑科技出动
让噪音“与世隔绝”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黑科技”来帮忙。据报道,上海闵行区近日安装上先进的“智慧广场舞系统”,来解决噪音扰民问题。
这套系统采用“定向声技术”,将声音的传播范围控制在正前方30°夹角内,两侧音量随角度扩大快速递减。定向区域内声音清晰,但侧面、背面减弱较快。当人站在侧面70米或背面50米处,会发现广场舞音乐基本与周围噪音相融合,减噪效果十分明显。这套系统还是一个智能音箱,大爷大妈们只要把带有音乐的U盘插入端口,就能播放音乐,免去自带音箱的负担。
广场上,多支舞蹈队“同场竞技”,背景音乐相互干扰的情况时有发生。智慧广场舞系统将声音控制在固定区域内清晰传播,同一片场地内,即使播放不同的音乐也可以做到不相互打扰,有效避免广场舞队伍间的“音量竞争”。
据悉,“智慧广场舞系统”并不是一项新技术。早在2018年,它就在南京、苏州等地推广开来。浙江的不少广场舞爱好者也纷纷呼吁,希望能将这样的“高科技神器”引入自己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