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11版:新闻

“共富”新征程 仙居“银耀”显担当

  本报记者 罗瑞斌 通讯员 潘依妮

  古方老卤拼盘、酥香脆皮鹅……8月23日,台州仙居县红柳土菜馆,一席“全鹅宴”引人注目。

  今年4月,仙居“银耀仙城”劳模示范团联系引进1000羽宁波象山大白鹅,以“银龄团队+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开展果林白鹅养殖。如今,鹅宝宝长成大白鹅,老干部施探薇联系土菜馆推出“全鹅宴”,为拓宽销路、促进农民增收打开新渠道。

  这是仙居“银龄聚力共同富裕”项目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仙居因地制宜,积极引导老干部融入绿色发展,参与乡村振兴实践,为助力仙居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山区样板贡献力量。

  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共富路上,产业先行。在开展专项调研的基础上,“银耀仙城”民营经济助力团的老干部接连撰写5篇调研文章,系统提出推动杨梅、稻米、油茶、民宿、三黄鸡、茶叶等六大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此后,老干部们数月奔走呼吁,争取到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和相关部门协助参与。由助力团牵头,仙居县油茶协会、杨梅协会、茶叶协会相继成立。

  随后,助力团积极帮助乡镇、农村理清发展路子,制定产业规划,协助6个乡镇打造“一乡一品”特色产业基地,逐步形成协会主导、龙头带动、政府支持、专家帮扶、农户抱团绿色发展模式。

  前段时间,油茶协会组织全县油茶合作社、基地负责人等,赴衢州常山开展学习考察和技术培训。老干部吴森杰说,通过学习常山经验,仙居要制订出自产山茶油产品专门的质量指标,创出特色品牌。对于油茶产业发展前景,吴森杰信心满满。

  深入田间地头助农户增收

  不仅提出发展建议,老干部们更是带头深入田间地头。虽然杨梅已过季,但7月以来,仙居杨梅种植基地里,始终有银发专家忙碌的身影。“银耀仙城”科技服务团成员指导果农给采摘后的果树剪枝、施肥,为来年丰收打好基础。

  科技服务团成员、高级农艺师沈青山说,杨梅是仙居金牌产业,虽然梅农们已积累丰富种植经验,但时代在发展,技术也不断进步。团员们虽都已年过花甲,但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与30多个村建立联系,担任专业合作社技术顾问,与种植大户建立帮扶关系,服务对象达3000多人,技术辐射果树面积8000多亩,年产值超亿元。

  为提高附加值,大力促进林下经济发展,老干部除牵头启动果林白鹅养殖帮扶项目,还以双楼村甜乡水果专业合作社500亩桔园为试点,实行“合作社+农户”统分结合经营模式,利用桔树间隙空地种植紫云英,既减少林下杂草生长,又能通过割草还园增加有机肥,提高桔园产量和质量。在科技服务团的协助下,合作社由原来5名社员逐步扩大到113名,种植户实现增收。

  引领乡风文明育美景

  淡竹乡下叶村是仙居乡村旅游核心区。今年暑期,“银耀仙城”文化惠民团的老干部在热门景点前,伴随红歌翩翩起舞,吸引游客驻足欣赏。6月以来,为扩大党史学习教育宣传面、覆盖面,文化惠民团联合仙居县老年大学,在“红色地标”唱响“银色乐章”。

  据了解,仙居以党史教育聚心、扶弱帮困暖心、矛盾调解舒心的三“心”服务,积极引导“银龄乡贤”参与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初心教育、党史宣讲等80余场,受教育党员干部6000余人次;组织老干部深入一线调研采风,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乡村本土文化传承出谋划策;开展红歌快闪、红色书画摄影展等活动80余场,老干部自编自排节目,深入农村开展文艺演出30余场,把党史学习教育、仙居慈孝文化等送入千家万户。


浙江老年报 新闻 a0011 “共富”新征程 仙居“银耀”显担当 2021-08-27 浙江老年报2021-08-2700009;浙江老年报2021-08-2700006 2 2021年08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