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步新征程 同绘新愿景
![]() |
![]() |
![]() |
齐步新征程 同绘新愿景
本报记者 夏凌 林乐雨
“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作为新中国的建设者、亲历者、见证者,我感到无比骄傲与振奋!”7月1日当天,79岁的王大伯早早地守在电视机前,准时收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全程直播,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令他心潮澎湃,更激荡起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盼。与王大伯一样,连日来,全省各地老同志纷纷以不同方式向党送上最真挚的祝福,表达对新征程的期盼,展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美好愿景。
愿景
优化教育评价体系 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周晓波,女,1953年8月出生,教授,2014年退休于浙江师范大学。
1982年,我毕业后留在母校浙江师范学院(现浙江师范大学)任教。那时候,教师住筒子楼宿舍,3个人一间房,厕所、浴室公用,学院里只有中文、数学、物理、政教4个系。到2014年我退休时,浙江师范大学已建有20多个学院,学校软硬件都有了大幅提升,学校面积也扩大为原来的好几倍,发展速度令人赞叹。我相信,未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会继续推进,我们会看到师生评价体系更健康、可持续;教材设置更科学、合理;学生的基本素质得以提升,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各个方面的优秀人才。
愿景
发扬传统文化 让文化融入百姓生活
殷翔云,男,1940年7月出生,画家,2000年退休于浙江省文联。
1961年,我在舟山海岛的部队里画版画,从事宣传工作。没有木板,我就去军需处借炮弹箱上的板子来刻画,箱板很硬,并不适合做版画,印好后要还回军需处,创作条件十分艰苦。1982年,我去了省文联工作,创作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用的是李木、白果木,木质很细,可以充分发挥版画的艺术技巧,我的多幅作品被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祖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没有忘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现在许多地方都在办老年大学,老年人也能学习书画创作,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我希望,国家能继续做好宣传引导,将传统文化普及、融入更多老百姓的生活中,让大家明白,艺术应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人民。
愿景
基层医疗做“守门人” 百姓看病更方便
唐新华,女,1949年10月出生,医生,2013年退休于浙江省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中心。
我从事多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工作。在工作中,我发现要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做好基层医疗机构普筛。加大预防宣传是关键。可以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是疾病预防的“守门人”,全民健康水平能否大幅提高,重点在基层。
在新征程中,我期待能进一步缩小城乡医疗机构差距。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样的基层医疗机构发挥更大的作用,安排专业的全科医生,甚至名医专家定期坐诊。这样一来,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常见病、多发病的筛查、诊疗、护理,既可以缓解大型医院诊疗压力,又能让人们看病更方便、更及时,提高疾病诊治效率。老百姓的健康意识、专业认知也会得到大幅提升。
愿景
加强国防力量 建设世界一流人民军队
李永生,男,1940年10月出生,1961年参军,2004年退休于绍兴市政协。
1961年,国家号召在校学生参军保家卫国,我作为共产党员,带头加入舟嵊要塞区下辖的一个炮兵指挥连。当时,部队里最大口径的火炮是152加农榴弹炮,最远射程只有17.4千米。武装设备、军事技术都很落后。
在这次建党百年庆典上,我看见15架歼20战机飞越天安门广场,想到祖国的武装力日益强大,内心十分激动。一个富强的国家需要强大的军队做后盾,希望在第二个百年里,我们国家能继续加大对国防力量的投入,建设出世界一流的人民军队,捍卫国家主权、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愿景
普及科技手段 推动农业增产增效
郑建初,男,1955年8月出生,农业专家,2015年退休于丽水市遂昌县科技局。
1976年,我在遂昌县农业局参与杂交水稻制种研究工作,改良杂交水稻种子质量。我和其他科技人员一起开办培训班,与农民一起下田实践,指导农民掌握相关技术。1985年起,杂交水稻制种流程逐渐成熟,并在丽水地区全面推广。如今,遂昌杂交稻制种的种植面积达1.2万亩左右,总产量预计可达1500多吨。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推动。与平原地区相比,山区的农田更难实现规模化耕种。我希望,接下去有更多的青年科技人才投身农业,利用科技的力量进一步利用好山区闲置土地,将当地家庭化耕种转为规模化耕种。无人机播种、除虫,智能化灌溉管理等高科技手段能够早日普及,推动农业增产增效。
愿景
增设运动场地 做好老年人锻炼保障
齐碧君,女,1954年7月出生,曾任天台县副县长,分管文教卫工作,2014年退休于天台县政协。
1995年起,我在天台县政府分管文教卫工作。多年来,政府对老年体育事业发展一直很重视。从1994年起,天台县投入老年体育经费逐年递增,2013年,投入金额已达到45万元。
新百年,新征程。随着“十四五”计划稳步开展,我期待政府能进一步发展老年体育事业,加强基础体育设施建设,增设适合老年人的运动场所,方便老人开展门球、气排球、乒乓球等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
同时,为老年人提供体育锻炼时必要的医疗保障,增设体育指导员,指导基层老人科学合理地开展体育锻炼。让老年人拥有更加健康幸福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