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4版:新闻

被爱包围 百岁老太喊自己宝宝

  被爱包围 百岁老太喊自己宝宝

  本报记者 戴虹红 通讯员 胡嘉成

  前不久,宁波市北仑区柴桥街道芦江源社区王家麓自然村的众家会堂,洋溢着欢声笑语。李玉娥的30来位子孙齐聚一堂,提前为这位村里唯一的百岁寿星举办庆祝仪式。

  当天,李玉娥身着红缎寿袄,怀抱鲜花,按照当地习俗喜迎百岁寿辰。不少前来祝寿的晚辈已是花甲、古稀之年,他们面对寿星三跪九叩,孝心满满。老寿星一家的幸福感染了周围的村民。

  这家人的“孝”是出了名的。早在2014年,大儿子於嘉和等五兄妹照顾母亲李玉娥的故事就登上了《浙江老年报》,并被推选为第三届“浙江孝贤”人物,受到表彰和奖励。寒暑更替6年多后,李玉娥在儿女们的勤辛照护下步入期颐之年。

  为让母亲顺遂

  儿女轮流服侍

  李玉娥老太有五个子女,老四於嘉萍嫁在本村,大儿子於嘉和、二儿子於嘉德住在离村5公里的柴桥,老五於嘉辉住在10公里之外的北仑中心城区,最远的是嫁在上海的女儿、老三於嘉慧。

  2008年,李玉娥的老伴离世,当时她已是86岁高龄。按照当地传统习俗,几个子女都要轮流接老人到自己家同住,但老人不愿意搬来搬去地“漂泊”。

  老大於嘉和提议,遵从母亲的起居环境和生活习惯,大家轮流到老家照顾老人。这一提议得到所有弟妹的赞同,他们商定每月由一位子女及其家人当值,包揽老太的日常生活事务,保证让老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从那时起,儿女们遵守诺言,轮流到山村的老家尽孝,陪侍老人聊天、看电视,解除老人的寂寞。

  慢慢地,子女之间形成一种默契。当儿子们轮值时,每晚由他们睡在老人房中同老人作伴,白天则由他们的妻子来照料老人。轮到上海的三女儿时,她会在母亲处住上四五十天再回去。而住在本村的老四,即使未轮值也早晚都去探望。

  老人喜欢在三次正餐外吃小点心,儿女们帮她保持这一习惯,每天上午9点半和下午3点左右,会给母亲添一次“点心饭”,额外让她吃一个蒸热的米馒头。

  近几年,老人偶尔会有大小便失禁,当值的儿女、儿媳妇毫无怨言,默默忍受脏臭,仔细帮老人擦洗。

  克服各种变故

  不改尽孝初衷

  如今,儿媳妇和女儿们都已是做了奶奶或外婆的人,虽然家里大小事情很多,但她们依然把照料母亲视为头等大事。

  小儿媳王亚花,每天要为家里整整一桌子的人准备晚餐——有结束工作回家的老伴,还有儿子、儿媳和上学的孙女。但轮到她去照料婆婆的这一个月里,她就顾不上自家的这一桌子人了,大家也很理解,自己想办法解决。

  除了时间,子女们的精力和体力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减。

  因患乳腺癌需手术和后续治疗,王亚花从2015年10月开始,被迫中止轮值。2019年,上海的女儿於嘉慧患上肿瘤,做完手术后要接受靶向治疗,也不得不中止轮值。大儿媳赵倩英,因肺结节手术后免疫力低,并发症接连不断,身体状况令人担忧。

  虽然接二连三地出现变故,其他成员都是不改初衷,尽力担起轮值服侍老娘的责任。他们在抚慰几个姑嫂安心疗养的同时,纷纷为自己“加码”,或代替中断的那位当值,或提高轮值频率,从五个月轮一次,变成三四个月轮一次。

  因疾病中断轮值的姑嫂,虽在家病休,心却记挂着老人。她们始终惦记着尽孝轮值的诺言,不希望因为自己让其他兄弟姐妹受到拖累、加重负担。

  赵倩英病休到2020年5月,健康状况稍有好转就回到老家轮值。王亚花康复治疗至2020年底就重新加入轮值。

  5个兄弟姐妹商量后决定,根据大家现今的体力状况,从今年5月开始,每次轮值时间,从当初的一个月缩短至半个月。

  因为子女们的悉心照顾,李玉娥虽然耳朵背了,但依然心明眼亮,幽默风趣。

  百岁寿庆的前几天,看见老三於嘉惠走进家门,李玉娥脱口而出:“宝宝回来了。”过不多时,另外两个媳妇也进来,小女儿於嘉萍打趣道:“你刚才说的宝宝是指谁呀?”

  李玉娥环顾了济济一堂的一大家子人,用手指着自己,给出了一个“谁也不得罪的”回答:“宝宝就是我啊。”众人大笑不已。


浙江老年报 新闻 a0004 被爱包围 百岁老太喊自己宝宝 2021-06-29 浙江老年报2021-06-2900005;浙江老年报2021-06-2900008;浙江老年报2021-06-2900010 2 2021年06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