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商家:
耐心点等等他们
暖心商家:
耐心点等等他们
本报记者 祝萍 见习记者 张乐乐
在杭州这个数字城市,城市的发展并没有因为科技的进步而变得冷漠,许多商家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
大型超市:
贴心收银传递温暖
12月1日下午3时,记者来到世纪联华庆春店,许多顾客正在排队结账,一眼望去,大部分都是老年人。
72岁的张奶奶没有办理超市卡,她从钱包里取出现金,交给收银员。“我不办卡的,也不用手机支付,只要现金能用就可以了。”张奶奶说,在电子化收银的时代,用现金也能顺利结账,让她感到安心、顺心。
记者看到,世纪联华庆春店超市目前有30个人工收银通道,可以满足大部分人尤其是老年人的收银需求。超市同时引进了7个自助收银柜台,方便年轻人,节省排队时间。
“我们超市地处市中心,周围居住的多是老年人。”当天的值班经理郭爱平告诉记者,收银员都有统一培训,对各种支付方式了如指掌,“现在的促销活动也很多,有些需要通过云闪付、支付宝、微信等支付,许多老人知道有活动,但并不清楚怎么操作,收银员都会热情地帮助老人完成。”
家电卖场:
当好数字家电的引路人
“这个电视是一个智能电视,你如果要看电视剧,直接语音喊也可以的……”12月1日下午4时30分,苏宁电器新塘路店内,某品牌的彩电销售人员正在为王大妈讲解电视功能。王大妈住在附近小区,家里很多电器都是在苏宁买的,这次又想买个彩电。
“现在的家电都是智能的,很多功能我们以前听都没听说过,更别说用了。”王大妈告诉记者,她平时跟老伴两个人住,孩子不在身边,遇到智能家电的使用问题,经常到卖场求助销售人员。“打电话给儿子,问也问不清楚,他们工作又忙,还是跑到这里来问问方便。”王大妈笑眯眯地说。
72岁的何大伯也是这家卖场的老客户,当天他买了个32寸的智能电视。“遥控器我会用的,我家就住在附近,有问题么再过来找他们。”何大伯笃定地说,“现在商场竞争激烈,大家的服务态度都蛮好的。”
“平常空闲时段,经常会有老人到店里,问问智能手机怎么用,或者智能家电怎么用,促销员对老人问题的解答都比较耐心。”副店长文英表示,现在家电大多是智能化的,促销员会通过微信发送视频教程,教顾客怎么使用操作家电,如果遇到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会现场多演示几遍,也会提供上门服务,手把手教老人。
农贸市场:对老年群体多些耐心
“支付宝到账8.7元”“微信到账13元”……走进杭州东新苑农贸市场,手机支付的提示音便从四处传来。在一处蔬菜摊前,73岁的方大伯刚买了几个番茄,正在使用支付宝付款。“虽然现在还可以用现金支付,但是越来越多的地方都在用电子支付,我们也只能学习使用,跟上时代。”方大伯说,因为疫情期间需要健康码,自己才在子女的帮助下学会了使用电子支付。
一旁的蔬菜摊主郭大哥告诉记者,自己今年58岁,能够理解一些老人操作手机时不太熟练。“有老人来买菜用现金支付,我们都乐意接受。如果有老人用手机支付但是操作不灵光,那就耐心一点,多等一等他们。”郭大哥说。
在打铁关地铁口附近的一家副食店里,平时也有不少老年人光顾。店主许老板说,自己在这里开店一年多,发现大多数老年人还是习惯用现金支付。“对待老人,还是需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沟通。”
旅行社:帮老人从“家门口”迈向“诗与远方”
12月1日下午,记者见到省老年大学旅游讲师王莉时,她正忙着梳理新一周的网络直播课表。疫情发生以来,大家出门远游的脚步暂缓,很多老人通过王莉的直播网课,在“家门口”享受了“诗与远方”。
王莉其实在旅行社工作,她利用业余时间,做起省老年大学旅游文化普及的兼职。今年年初,省老年大学官方微信平台引入网络直播,她也推出了“跟着王老师去旅行”的直播课程,通过网课沉淀社群粉丝,组建起覆盖全省各地市的20个旅游社群,近万名热爱旅游的老年粉丝在网络空间畅享旅游的乐趣。
从浙东风光、巴风蜀韵,到魅力西沙,每一堂课,只说一个旅游地,通过直播课,老人充分领略了自然风光,还全面了解了当地的人文历史、民俗文化。一堂直播微课,人气最旺时有3000多名老人同时在线观看。“这里真美啊!”“给王老师点赞!”“拿小本记下了,下次打卡。”……直播评论互动区,点赞评论不断。一位高龄学员无限感慨地说:“多亏了你的讲解,之前我一直舍不得走出去。其实我们老年人的生活不止柴米油盐。”课后不到半年,这位学员就陆续打卡东南亚、俄罗斯等不少国外旅行地。
同时,在老年大学的线下课程中,王莉还手把手教老人使用手机拍照,利用智能软件进行后期制作,通俗易懂的话语让学员们愿意听、听得懂,帮助他们全面掌握旅行的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