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2版:常青

文章导航

徐祥荷:
艰苦卓绝勇抗敌

  徐祥荷:

  艰苦卓绝勇抗敌

  本报记者 罗瑞斌

  通讯员 兰大海 张根福

  “1945年3月,我几乎天天能听到日本鬼子在台州随意杀害平民、抢劫粮食、强奸妇女的消息,这激起了我对日军满腔的仇恨。”对于当年国人所受的苦难,徐祥荷记忆犹新。“那时,我就义无反顾加入到黄岩县(现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抗日游击队,成了一名战士。”

  到游击队的当天下午,徐祥荷就被安排和其他6个新兵一起参加训练。第二天,徐祥荷分发到一把马刀和3颗手榴弹。“那时的武器弹药特别匮乏,一个班只有班长和副班长才每人配发一支‘汉阳造’步枪,而且每人才3发子弹。”虽然当时装备很差,但是战士们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热情是高涨的,拯救民族的信念是坚定的。

  一天晚上,日军一个大队从海门(现台州市椒江区)登陆时,徐祥荷所在的一排20多名战士奉命在三甲一带阻击,为老百姓争取转移的时间。当时,日军的武器精良,弹药充足,而我军只能利用有利的地形和他们周旋。手榴弹也不能随便扔,扔一个就少一个,只有当敌人打算逼近时,才扔出去两三颗。

  “身边战友牺牲了,我们就把他们的手榴弹拿过来用。抵挡了一个多小时,牺牲了7名战友,手榴弹也所剩无几,于是排长下令撤到永宁江浮桥上,在浮桥上坚持两个小时后我们又撤到羽山。”徐祥荷说,就这样且战且退打了一晚上的阻击战。在这段时间里,大部分老百姓都得到安全转移,但是却牺牲了15名战士。

  说到此处,徐祥荷一直看似平静的情绪再也无法控制,眼泪顺着布满皱纹的脸颊流了下来。

  “你们是体会不到我当时的心情和处境。我们的武器装备根本没法和日军正面硬拼,只能是边打边退,但是我们还是要打,要尽量拖延日军进攻的速度,为老百姓转移争取更多的时间。”

  两个月后,徐祥荷所在的游击队被编入新四军独立旅,调到慈溪、奉化一带继续同日伪军作战,主要的作战方式是游击和伏击。虽然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但是日伪军的军事行动还没有完全停止。

  9月初,徐祥荷作为班长继续随部队在奉化一带和日伪军作战。一天晚上,徐祥荷他们排侦察到2.5公里以外,有近20个日伪军在一座庙里休息。于是,20多名战士紧急奔袭,打了日伪军一个措手不及,将他们全歼。“直到日伪军彻底缴械投降,在我所参加的战斗中,我们共歼灭日伪军70余人,端掉日伪军4座碉堡。”徐祥荷说。

  \ 人物名片 \

  徐祥荷,1928年12月出生,1946年9月入党,台州黄岩人。1945年5月参军入伍,成为新四军独立旅一名战士。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军五十八师一七三团炮兵营副营长、二十军五十八师一七三团炮兵营党委委员,二十军五十八师炮团榴炮营党委委员、五十八师炮团党委委员、副书记等职。1981年12月从部队离休安置地方。


浙江老年报 常青 a0002 徐祥荷:
艰苦卓绝勇抗敌
2020-09-18 浙江老年报2020-09-1800007;浙江老年报2020-09-1800009;浙江老年报2020-09-1800008 2 2020年09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