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6版:健康

不是“心病”是“脑病”

  不是“心病”是“脑病”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仅仅是人的心理作用吗?南京医科大学朱东亚教授团队研究认为,大脑中神经环路在恐惧记忆泛化中起到关键作用。正常防御行为对生物生存至关重要,然而病理情况下的防御行为会导致个体产生过度焦虑,主要由于恐惧记忆的泛化。背景关联型恐惧记忆的泛化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

  科研人员聚焦背景关联型恐惧记忆泛化的神经环路机制,研究表明,前额皮层和腹侧海马这两个脑区在恐惧记忆的获得、巩固以及提取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技术手段抑制该神经环路,能显著减少恐惧记忆的泛化。这一发现为临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应用基础。

  据《中国妇女报》

  肝脏分泌蛋白质

  可降血糖

  澳大利亚等国研究人员发现,由肝脏自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可以降低患糖尿病实验鼠的血糖水平,希望未来能够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药。

  参与研究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博士玛格达莱妮·蒙哥马利表示,研究人员发现当实验鼠体内血糖水平过高时,肝脏会分泌一种叫作分泌性模块化钙结合蛋白1的蛋白质,由此猜想这种蛋白质可能与控制血糖水平有关。动物实验表明,向患糖尿病的实验鼠注射经过加工的这种蛋白质后,实验鼠不仅血糖水平降低了,脂肪肝也得到了控制,血胆固醇水平也降低了。

  研究人员表示,现有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虽然有效,但均存在耐受性和副作用等问题,他们希望基于这种蛋白质能开发出比现有药物更有效、药效更持久的新药物。

  研究小组下一步希望和制药公司合作,基于这种蛋白质开发出一周只需注射一次的新药物,并尽快开始临床试验。

  据新华社


浙江老年报 健康 a0006 不是“心病”是“脑病” 2020-09-11 浙江老年报2020-09-1100007 2 2020年09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