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致善 满足文化养老需求
平阳“品致学堂” 打造品质教学
乐学致善 满足文化养老需求
平阳“品致学堂” 打造品质教学
本报记者 罗瑞斌 通讯员 丁旭莹
9月,对于温州平阳县昆阳镇品致小区的老年人而言,是个特殊的月份。因为摄影、书法、戏曲、声乐等课程,陆陆续续在“家门口”开课。“上学”对于他们而言,已非难事。
去年5月,品致小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关注老年人健康养生问题。一年来,业主委员会意识到老年人不仅需要身体健康,还有强烈的文化养老需求。在对小区209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后,业委会向平阳县委组织部老干部大学打了报告,准备筹建“家门口老年大学”,这一想法得到充分支持。
9月5日,专属于品致小区的“老年大学”——“品致学堂”正式开学授课,内设有2个大教室、2个小教室、1个学员活动室、1个多功能厅,以及若干个兴趣小组活动室,近250名老人享受老年教育服务。
创新办学模式
办“家门口老年大学”,满足老年人文化养老的需求,才是问题关键。“品致学堂”从课程到教学,每一环节都有模有样。课程受不受欢迎,就要看是否对老人胃口。“品致学堂”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当初就是以“兴趣”作为老年教育课程设计的方向。“当初我们全面调查后,发现医疗保健、声乐、戏曲、书法、摄影、舞蹈等课程呼声较高,因此有针对性地设置这七门学科。”
在“品致学堂”,课堂教学将与实践教学结合,一周一次学习与一周多次兴趣小组技艺切磋结合,平时学习与年度作品展览或演出相结合,“三个结合”融教学于实践之中,融学习于快乐生活之中。
“师资储备”是建设高品质学堂的关键。对于不同的课程,业委会找了不同的老师。“如摄影课,年轻老师更能驾驭摄影器材;书法课,我们聘请省书协老师执教,良好的教学经验更能带动学员掌握学习要点;声乐课,我们聘请优秀老师执教,让零基础学员尽快掌握科学发声。”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对于小区里的知名企业家、主任医师、优秀教师、律师、设计人员等业主,校委会把这些人才收集到教师储备库。“如有教学需要,可邀请这些人参与教学或讲座。”
创建志愿活动
感受到自己“被需要”,这样的晚年生活才更具活力。“品致学堂”创建了两项志愿活动平台:一是建立“公益积分兑换”平台,鼓励学员积极来小区作奉献,积累公益积分,积分可兑换免费的停车时间、餐券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等;二是在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小区党员“红色管家”建立学堂“银色能量工作室”,由40多名老党员学员组成,参与小区管理,带动小区老人做好事,树立正能量。
“资金支撑是办学前提,我们给出了一个新的资金筹措模式,即‘企业家出资+学员学费’,年度正常经费预算15万元,在学员学费收取的基础上,剩余经费由小区企业家兜底。”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平阳县委老干部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品致学堂”为小区老人开创一个“乐学致善”的学习环境,在尝试中探索,在探索中成长,为全县老年教育和“家门口老年大学”树立一个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