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11版:颐养·关注

“放牛班”唱出更美丽的春天

  本报记者 张伟群

  9月10日,78岁的杨一青一大早就出门了,这几天有很多教师节活动邀请他。作为浙江省教育厅关工委“老校长下乡支教团”的一员,杨一青总是很忙。自2007年从杭州市学军小学校长的岗位上退下来以后,这位以带团队出名的老校长,办起了校长培训工作室,至今已培训校长155人,其中有很多来自农村学校,在山村和海岛,这些校长正带着孩子们唱出一曲曲“放牛班的春天”。

  退休后办起校长培训班

  除了教书育人,杨一青还擅长带团队,在学军小学的那些年,曾经培养出20多位校长、10多位特级教师。2007年,杨一青退休,多所学校高薪聘请他去工作,但他通通谢绝了。他跑去新疆、西藏、青海等地考察学校,为孩子们讲课,给学校管理提建议。

  2009年,在浙江省教育厅牵头下,“杨一青名校长工作室”成立,培养全省年轻的小学校长,重点向农村校长倾斜。“一个好校长,一所好学校,农村学校更应该出好校长。”杨一青明白,提高校长素质,乡村教育才能搞上去。

  11年来,校长培训只举办了5期,因为这里的培训不是走过场。在工作室,杨一青把促进校长素质提升与学校发展结合起来。想进这个培训班并不容易,校长们首先要得到教育部门推荐,还要接受工作室的面试。每期学员三四十人,要花两三年才能完成学业。

  除了上课,杨一青喜欢把培训地点放到学员校长们所在的学校,让他们实地取经,互相查找问题、解决问题。

  农村学校也能出名校长

  工作室营造亦师亦友的氛围,杨一青说“大家都是朋友”,他和其他导师与学员们在一起自由探讨,互相学习。虽然每期培训时间都很长,众多课程让学员花费很多精力,但每期结业,学员们几乎都想继续学下去。

  刘勇武是工作室第二期培训班的学员,当时,他是缙云县长坑小学校长,是一所大山深处的学校。和刘勇武同一期的有30多名校长学员,来自全省各地,有杭州、宁波等大城市的一流小学,也有海岛、山村等偏远地区的学校,这给校长们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由杨一青带队,学员们去了32个学员所在的学校,每到一处就现场“诊断”,提出解决之道。长坑小学的劳动教育经验得到推广宣传。

  这大大拓宽了刘勇武的视野。他把在培训班学到的用到学校管理中,重新制订教学计划,组建民族乐器、篮球等若干个社团,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全员参与。2017年,学校民乐队还到北京参加演出。

  杨一青经常对学员们说:“没有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就谈不上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没有农村教育的高质量,就谈不上中国教育的高质量。”这句话让刘勇武受用终身。他说:“杨校长对教学工作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他让我看到一个校长应有的样子。”刘勇武后来被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正教授,这更让他下定决心扎根农村,把更多乡村孩子培养成才。

  从“杨一青名校长工作室”走出来的乡村校长不止这一个,工作室至今已培训小学校长155人,结业125人。他们中很多人也和刘勇武一样,要带着“放牛班”唱出更美丽的春天。


浙江老年报 颐养·关注 a0011 “放牛班”唱出更美丽的春天 2020-09-11 浙江老年报2020-09-1100009;浙江老年报2020-09-1100007;浙江老年报2020-09-1100008;浙江老年报2020-09-1100011;浙江老年报2020-09-1100012 2 2020年09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