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鹅蛋上作画
他们乐当彩蛋画传承人
南湖晚报记者 韩瑜超
通讯员 金秀珠 摄影 韩瑜超
直径六七厘米的鹅蛋上,碧波荡漾中的红船,每一扇窗户都立体得像可以打开,一朵朵鲜艳的牡丹徐徐绽放,体态饱满的鸟儿灵动得似在歌唱……近日,记者来到湖州市南湖区南湖街道文星社区文体中心,大厅展示柜里陈列的一颗颗彩蛋十分夺人眼球。
这些漂亮的彩蛋均出自书香文星书画社成员之手。“我们社区老同志创作的彩蛋画不仅在本地小有名气,还引来了不少外国‘粉丝’,他们将嘉兴彩蛋画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文星社区党委书记赵珊为此颇感自豪。
记者见到了书香文星书画社社长屠顺祺,他也是嘉兴彩蛋画非遗传承人。
传承彩蛋画是一份责任
葱茏的树林、傲雪的腊梅,南湖红船在水面上产生了美丽的倒影……这幅《南湖胜境》是屠顺祺比较满意的彩蛋画作品,无论是笔法还是意境,都将风景名胜南湖画得让人无比神往。
今年71岁的屠顺祺从2016年开始接触彩蛋画,至今已经创作了上百幅作品。“带我入门的是我们社区的傅海铭老先生,他是浙江省民间艺术家,在他的带动下,彩蛋画被列入了嘉兴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屠顺祺说,傅海铭去世后,他决定带着书画社的画友们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这是肩头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彩蛋画看上去很简单,其实是一门非常难的手艺。从挑选鹅蛋到清洗、消毒、打磨鹅蛋表面,再到固定、作画,完成一件作品起码需要一天的时间。
为了把嘉兴这项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屠顺祺每一次都精益求精,“从这个蛋里将蛋黄和蛋清取出来需要一套技术的,否则不但容易碎,放的时间长了要发霉的。”每一件栩栩如生的彩蛋画背后,都是老人用心的付出。戴着老花镜的屠顺祺一点都不服老,他说,画画原本就是一种健康的兴趣爱好,而传承彩蛋画更是一件有生命力的事情,也希望社区里有更多年轻人加入彩蛋画的队伍中。
带动社区文化氛围
文星社区书香文星书画社成立于2012年5月,目前他们的微信群里有近80名成员,都是热爱书画的中老年人。
“彩蛋画是我们社区的一大特色,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我们几个骨干都非常愿意义务教大家画,我们一起将这种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将这项非遗文化发扬光大。”为左邻右舍营造书香氛围,屠顺祺和社友们还专门在探花苑小区里做了一个“书画楼道”。
今年59岁的范建益是屠顺祺的邻居,是书香文星书画社的成员,也是一名职业画家,他每天要花10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在画画上,“画画能开阔人的心胸,陶冶人的情操,还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别看这小小的彩蛋画,让我认识了很多好邻居、好朋友。”
倪芳今年60岁,她喜欢画工笔画,这对于画好彩蛋画是十分有优势的,她在鹅蛋上创作的“百子图”惟妙惟肖,让人过目不忘。“和屠老师、范老师在一起画画很开心,他们为人谦虚又肯教,对传播彩蛋画文化倾注了大量心血。”
小小一颗彩蛋画营造了社区浓郁的文化氛围,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区文化建设,热心的屠顺祺还带着彩蛋画走进幼儿园和中小学,给下一代带去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