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病房里 思念与疾病一样需要被治愈
浙江医护人员温暖守护九旬患者
本报记者 俞琪 通讯员 王家铃 李文芳
94岁的李念娥(化名)已经大半个月不曾见到家人了。此刻,思念甚至比疾病本身更容易压垮着她的身体与意志。
幸运的是,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整建制接管的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8楼重症病房内,她遇上了一群可爱暖心的“孩子”。
2月20日,邵逸夫医院医护人员用工作手机,为李念娥接通了她日思夜念的小儿子的视频。
帮老人亲情连线
画面这头,当李念娥看到儿子的头像时,心里积聚的思念让她忍不住哭出声来。邵逸夫医院的护士,一边帮她拿着手机,一边用手轻拍老人的肩膀安慰她。
护士陈骆瑶原本跟老人的儿子说好,8时前进行视频连线,可7时左右,当她推门进入病房时,发现李念娥睡得特别安稳,不忍打扰,便悄悄退出门外。
交接班时,除叮嘱每位患者的情况外,陈骆瑶特地嘱咐同事,别忘了与李念娥儿子的约定。
刚看到儿子的刹那,原本躺在病床上的李念娥瞬间激动起来。在场护士纷纷安慰,并给她加油打气:“等病治好就能回家了。”“想儿子可以随时跟他进行视频。”
“那样会耽误你们工作的。”老人说。
“不耽误不耽误。”医护人员回答。
这几天来,邵逸夫医院的医护人员细心照顾着这位94岁的老人,李念娥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心疼着。
每天为她特制菜泡饭
李念娥身体还算硬朗,每次血气结果、氧饱和度、血压心率都不错。但与家人分离的焦虑,让她情绪不太稳定。
浙江省第四批支援湖北队员、邵逸夫医院急诊科护士焦海涛在一天晚上接班查房时,看到李念娥坐在床边低声啜泣。而一旁的桌子上,放着中午的饭,一口没动。
这时,李念娥的儿子打来电话,老人忍不住哭着说:“我没有不舒服,我想要回家,在这里吃不好也睡不好。”
儿子在电话中跟一旁的焦海涛说,能不能弄些软糯的饭,母亲牙口不好,吃不进硬的米饭。
于是,到了饭点,焦海涛就把饭用热水泡着,等软糯后再端给老人,老人终于吃进去了些。从这以后,焦海涛反复交代其他同事,91床患者需要大家帮着给她泡泡饭。
“不能传染给你们”
浙江省第四批支援湖北队员、邵逸夫医院护士韩雅婷在一次值班时,看到李念娥躺在床上挣扎着,想起来上厕所。很显然,她需要帮助,韩雅婷和另一位同事走上前,想要搀扶她。没想到,李念娥用力挥手,将两人推开,嘴里念叨着:“你们是浙江来的,我知道你俩都是好孩子,你们年纪还小,千万不能传染给你们。”
听了老人的这番话,两位医护人员眼眶湿润,护目镜里的雾气越来越重。
“那种直达心底的善良穿透厚厚的隔离衣,我们心底的害怕也随之消失。”韩雅婷说。
韩雅婷在日记里写:“很想回去拥抱家人,但是我明白,武汉千万个家庭都在等着我们。希望等到武汉樱花怒放,能够与所爱之人携手同行,赏樱嬉笑。我相信,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