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中医药战“疫”
有效且安全
参与救治比例超九成
本报讯(记者 俞琪 通讯员 陈娜 陈翔 鲍航行)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其中在中医治疗中,针对临床治疗期推荐了通用方剂“清肺排毒汤”。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对有详细病例信息的351例病例分析统计,在服用清肺排毒汤一天后,51.8%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服药6天后,94.6%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实际上,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就曾发挥重要作用,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价为“安全有效的途径”。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从我省来看,1月20日,我省组成了以国医大师葛琳仪教授领衔的省级中医药指导专家组,启动中医药介入防治新冠肺炎疾病,并形成浙江省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试行方案。半个多月的时间,在国家诊疗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各方反馈、建议,结合我省患者的实际情况,中医药防治“浙江方案”已更新至第四版。
据统计,我省中医系统医务人员驰援湖北共258人,逐步在隔离病房开展中西医联合治疗新冠肺炎患者。在省内,85名中医师进入集中定点收治医院隔离病房,实现中医一线参与救治全覆盖,对病例全程进行辨证施治。截至2月18日,全省中医参与确诊病例救治1136例,占比96.84%,其中中医药参与治愈病例493例、症状改善523例,疗效观察中120例。
为保障中药供应,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饮片公司加班加点,疫情期间,共承担了近5万剂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处方的煎制。省中医院的制剂中心也从1月底开始,24小时不间断生产中药预防新冠肺炎颗粒剂,到目前已累计生产10余万包,分别发往武汉与省内抗“疫”前线的医务人员和公安干警等。截至2月16日,全省已有8.79万余人使用了中药预防方。我省各地结合实际,还采取中药香囊、中药熏蒸、穴位按摩等一系列预防举措,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重大传染病中的优势和作用。
近日,为助力我省复工复产,增强普通人群抗疫病能力,结合浙江实际,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组还制定了普通人群中药预防疫病推荐方,且此方在疫情期间临时性纳入我省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支付范围。 详见第2~4版